现代苏州民居建筑设计特点及其启示.docxVIP

现代苏州民居建筑设计特点及其启示.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章编号: 1003 - 9104( 文章编号: 1003 - 9104( 2012) 08 - 0168 - 02 * 现代苏州民居建筑设计特点及其启示 范鸿武 ( 扬州大学 艺术学院,江苏 扬州 225009) 摘 要: 苏州传统的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和苏州古典园林等文化因素深深影响着现代 苏州民居建筑的设计。苏州民居建筑在设计方面的显著特点是———其民居建筑之设计具有 东吴文化的地方特色。当 代 中国许 多 地 方的建 筑 都 缺 少地 方特 色。对 于中国当 代 建 筑 抄 袭、模仿、复制现象比较突出,“千城一面”的现象日 趋 严 重 的现 状,现 代 苏 州 民居建 筑 之 设 计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其启示意义在于———中国各地建筑之设计应当努力地将各 地的传统文化和地方文化特色与现代人的设计理念以及现代文明有机地结合起来,以便成 功地创造出既适合现代人居住又有地方文化特色的建筑。 关键词: 现代苏州民居建筑; 东吴文化; 设计文化; 地方特色; 人文特点 中图分类号: J50 文献标识码: A Features and the Inspiration Sense of Modern Soochow Residential Architecture in Design Aspect FAN Hong - wu 众所周知,苏州城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自己 鲜 明 的地域文化特色。苏州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以东吴文化为核 心内容。苏州地方特色文化对现代苏州民居建筑之景观设计 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塑造现代苏州民居建筑独特的人文特 点方面,东吴文化之地方特色起了重要的 潜移默化的作用。 从现代苏州民居建筑的人文特点来考察,传 统 的 独 具 地 方 特 色的东吴文化已经牢固地成为历代苏州人的文化基因,深 刻 地扎根于苏州人的文化心理中,代代相传,至今仍然具有顽强 的活力和勃勃生机。 大量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加上当地气候温 润、雨水充沛,逐步成为“鱼 米 之 乡”。水是江南的灵魂,因 为 有了水,才有吴文化的滋 生 和 连 绵,吴文化也是一种桑、蚕、 鱼、米的水乡文化,吴地的民居也自然具有 江南泽国的柔美、 古朴。 建筑是一个物质 载 体,文 化 通 过 载 体反应文化所要表达 的思想、意识、希望或理想。吴地密布的水网将城市分成了若 干小块,形成建筑布局上临水而居的状态,有 水 就 有 桥,因 此 形成了苏州的小 桥 文 化。现代苏州民居建 筑 中,桥 和 水 是 两 个不可缺少的装饰元素,苏州小区的景观设计,常常在人工凿 成的湖泊上面,铺设迂回曲折的木质小桥,桥下横卧着各式太 湖石,石边种植着菖蒲等水草植物,一 派 江 南野外的田园风 光,古朴而精致,与苏州的古城相辉映,体 现 了东吴文化之地 方特色。东吴文化对现代苏州民居建筑之影响体现在桐芳巷 小区和三元小区等现代苏州民居建筑之设计上。 ( 2) 苏州古典园林对现代苏州民居建筑之影响 一、苏州地方特色文化之认识 ( 1) 东吴文化对现代苏州民居建筑之影响 苏州是东吴文化的发源地,千百年来,这一古老的东吴文 化孕育于太湖平原的水稻垦作区,受自然环境和社会 因 素 的 影响,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水乡地域文化特征。江 南 在 隋 唐 以 前,还是个地广人稀、野兽频出的蛮荒之地,因战乱频繁,北民 * 作者简介: 范鸿武( 1968 - ) ,男,汉,江苏高邮人,文学( 设计艺术 学 ) 博 士,扬州大学艺术学院设计艺术系讲师。研 究 方 向: 环 境 艺 术 设 计。 169HUNDRED SCHOOLS 169 HUNDRED SCHOOLS IN ARTS 历史上,苏州是缂丝、制扇、刺绣等手工艺的繁盛之地,桃 花坞木刻、虎丘泥人、民族乐器、金银细工等工艺流传至今,赋 予了苏州地区浓厚的人文特色,这里是文人墨 客 的“雅 集”之 地,吴地的文人、戏曲 家、诗 人、书 画 家、收藏家以及其他的文 人雅士,以漫游江南为平生乐事,失意遁世者更以吴地为栖身 之所,因此兴起了文人宅地的建造和发展。 经济的突飞猛进,也为园林的兴造 提供了更加丰富的物 质条件,苏州文人 兴 盛,文人庭园更为时尚,这为苏州的传统 民居营造了浓厚 的 文 化 氛 围。尤 其 六 朝 以 后,大 量 士 大 夫 南 迁,“朝隐”和“淡 泊”之风成为士大夫们新的价值取 向,“筑 园”之风盛行,如雨后春笋般在吴地城镇间兴建起来,讲 究 精 细精致,因 此在庭院的景观设计中,更多的体现出一 种“平 淡”、“归隐”的心态。这些园林的建筑风格,对苏州传统 的 民 居装饰起到了直 接 的 影 响,具体表现在现代苏州民居 建 筑 的 平面布局、以及建筑 形 象、装 饰、图 案、纹 样 等

文档评论(0)

ligennv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