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巴彦县山洪灾害非工程措施实施方案
摘要:通过山洪灾害开展以建设监测预警系统、强化群测群防体系、完善防御预案、宣传防御知识、提高全民防灾避灾意识等非工程措施为主的建设,有效防御山洪灾害,改变山洪灾害日趋严重的局面,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关键词:山洪灾害措施实施方案
中图分类号:TV1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地形地貌、地质结构
巴彦县地处松嫩平原与小兴安岭西南麓接壤的平缓地带,小兴安岭余脉以马蹄形坐落在县境东南部。地势起伏多岗坡地,少陵河、漂河中下游、泥河沿岸及松花江一级阶地较为平坦。整个地势是东高、西低、北岗、南平,中部多丘陵。海拔110—564.3米。根据地貌特征,全县分为6个类型区:1、低山丘陵残山区;2、低山丘陵边缘坡岗地;3、波状缓坡漫岗地;4、松花江阶地(或平原);5、河谷滩地(河套地);6、沟谷滩地(甸子地)。
巴彦地层除低山丘陵残山有中生界、古生界地层披露外,绝大多数被新生代第四系地层所覆盖,组成物质基本是第四纪洪积松散堆积物,覆土为0-80米不等。
东部的低山丘陵和西南部的残山地带,多数是深成酸性花岗岩等侵入岩类出露。亦有地质年代较老的地层出露,其中分布在骆驼砬子山、大顶山一带为古生代二迭系下统土门岭组:分布在青顶子山、双鸭山、少陵山、大顶山一带为古生工二迭系穆棱组和宁远村组,分布在大顶山等地的为中生代白垩系下统陶朱淇河组和泉头组等,除个别的陡峭的裸露外,基本上埋藏于第四纪垩沉积物残积物下,土层较薄,一般在1米以内。
灾害损失及山洪灾害成因
我县历史山洪灾害情况,山洪灾害类型及易发区及典型山洪灾害。我县山洪灾害的主要类型为暴雨洪水,一般由较大强度的降雨而形成的洪水,一旦爆发山洪,当地群众的生命财产将受到严重威胁。几年来,虽然没有山洪爆发,但是受山水冲刷和侵蚀,土地流失相当严重。造成我县山洪灾害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我县的降雨量集中,主要在6一8月份,并且雨量大;二是近年来采石、采沙、烧窑取土、伐木等建设与生产活动,对土地植被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三是化肥、农药对植被破坏相当严重。
我县历史山洪灾害情况,山洪灾害类型及易发区及典型山洪灾害。我县山洪灾害的主要类型为暴雨洪水,一般由较大强度的降雨而形成的洪水,一旦爆发山洪,当地群众的生命财产将受到严重威胁。几年来,虽然没有山洪爆发,但是受山水冲刷和侵蚀,土地流失相当严重。造成我县山洪灾害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我县的降雨量集中,主要在6一8月份,并且雨量大;二是近年来采石、采沙、烧窑取土、伐木等建设与生产活动,对土地植被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三是化肥、农药对植被破坏相当严重。
灾害损失
山洪灾害的成因和特点
黑龙江省山洪灾害致灾的主要原因分析如下:
(1)高强度暴雨高强度降雨是暴发山洪灾害的直接原因。特殊的地形地势是诱发山洪灾害的基础。在高山、丘陵、岗地和平原等多种地貌聚集地区,地势水平梯度的变化具有明显的陡坡。特别是山地面积较大的地区,高低起伏较大,坡陡谷深,地表切割作用强烈,部分土壤自身抗蚀能力弱,有利于产汇流。产生的洪水流速大,涨势猛,冲刷严重,破坏性大。黑龙江省在国内虽属少雨省份,但却常发生局部暴雨或大暴雨。就局部暴雨而言,有的暴雨极值已接近国内及世界最高值。年月日站日雨量达220.7mm,其中30min降雨量为100mm,接近国内最高值。
(2)复杂的地质结构复杂的地质构造是发生山洪灾害的重要因素。山丘区抗蚀性较弱的土壤,土层薄,蓄水能力差,汇流时间短,受地形、水流切割作用明显,特别是岩石受到强烈的风化后,表面岩层破碎,抗冲能力极差,易形成较大冲击力的地表径流,导致山洪暴发。山区地形对于其上空的降雨云系,既可促其发展,也可促使其逐渐消失淡化。当一个降水系统移近山区时,如山体坡面与云团的走向正交,可促使云团沿坡面抬升,使尚未形成致雨的云团,加速向致雨趋势转化,迎风坡还可导致雨强的加大和暴雨持续时间的加长。
(3)不合理的人类活动良好的地面植被可起到固土保水作用,对于山洪灾害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减缓降水入渗和流水对地面的冲蚀,减少山洪的发生与危害,反之则会加剧。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是加剧山洪灾害的重要原因。频繁的人类活动加剧了对自然的破坏和索取,植被破坏加剧了洪灾的发生,加重了水土流失,使水库淤积,库容减少,也使下游河道淤积抬升,降低了调洪和排洪能力;缩窄河道,改河造地等人类的生产活动加剧了山洪灾害,增加了险情。例如:毁林开荒、采矿、修路等不合理的开发利用,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淤积了河道,影响了河道行洪能力,加剧了山洪灾害发生的频率和损失的严重性。
存在问题
一是由于受地形、地貌影响,以及长期以来重用轻养,植被草场严重退缩,水土流失在区内程度不同的发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