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边疆少数民族的内迁 1、原因:(1)自身经济或发展的需要向中原逼近; (2)被中原王朝征服后招抚或强迫内迁 2、主要民族: 匈奴、鲜卑、羯、氐、羌 3、分布区域 今山西、陕西、甘肃一带 4、影响:(消极):民族矛盾加剧,战乱频繁 (积极):加强了经济文化交流 促进了民族融合 北魏孝文帝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民族汇聚(融合)成为时代的主流。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目的 : 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巩固鲜卑贵族的统治。 (1)阅读课本第98页大字部分,归纳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 (3)结合课本中改革的措施给每则材料添加一个小标题; (2)用笔划出材料中与改革措施相关的词语和语句。 平城 洛阳 材料一: 迁都洛阳 平城: 位置偏北,不宜控制整个中国北方地区 民风强悍,崇尚武力,难以文治 多为游牧区,粮食产量有限 494年 洛阳:著名古都,中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迁都洛阳可以在政治上取得正统地位 周围地区农业发达 材料二: 材料三: 魏主欲变北俗,引见群臣。……帝曰:“夫名不正、言不顺,则礼乐不可兴。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 材料四:魏主下诏:认为“北方人把土地称为拓,后人又称为跋。北魏的祖先是黄帝的后代,所以称为拓跋氏。土地是万物的根本,所以我们应当改姓为元氏。 ---《资治通鉴》 材料五:孝文帝选择中原大姓女子作后宫,并分别为五个皇弟聘中原大姓女子为王妃,很多鲜卑公主也嫁给汉族高门,鲜卑、汉族互为姻亲。 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改革)的措施 措施: 推行汉化政策: 改穿汉服 学习汉语 采用汉姓 与汉人通婚 迁都洛阳 译文:“自晋宋以来,人们以为洛阳荒凉无比,那是认为长江以北都是夷狄的缘故。不久前我到洛阳,才知道穿着华丽服装的大家世族,在中原也比比皆是。那里的人们识文知礼,物产丰富,生活宽裕,是我从前没有见到过也形容不出来的。” 材料六:“自晋宋以来,号洛阳为荒土,此为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目不所识,口不能传。” ——《洛阳伽蓝记》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作用(影响) (1)使少数民族在语言、服饰、风俗习惯上逐渐与汉族趋同。 (2)使中原文化得到丰富和发展。 胡服 胡舞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顺应了时代潮流,促进了民族融合,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回顾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过程,体会孝文帝身上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顺应时代潮流,勇于改革创新 为什么说孝文帝是我国古代少数民族杰出的政治家? 思维拓展 标 准 一是否顺应历史发展趋势,促进历史前进; 二是否有利于整个中华民族的进步。 孝文帝是少数民族皇帝.他顺应当时民族大融合的趋势,从政治,经济上进行了改革,并迁都洛阳,在文化上采取汉化政策,如改穿汉服,改说汉话,改用汉姓,提倡与汉族通婚等.这些改革一是促进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二是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三是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所以他是我国古代少数民族杰出的政治改革家. 北方的民族汇聚 孝文帝改革 背景:改变北魏落后状况,加强北魏统治力度。 内容:孝文帝迁都洛阳、汉化政策 作用:促进民族融合,顺应民族融 合历史潮流。 背景:改变北魏落后状况,加强北 魏统治力度。 内容:孝文帝迁都洛阳、汉化政策 作用:促进民族融合,顺应民族融 合历史潮流。 民族交往 经济发展 西北部地区的少数民族大量涌入中原 中华民族由多少个民族构成?各民族之间的关系如何? 民族关系: 平等 团结 和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