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六章
古典儒學與中國文化的創新 :徐復觀的新詮釋
儒家思想 ,乃從人類現實生活的正面
來對人類負責的思想。他不能逃避向
自然 ,他不能逃避向虛無空寂,也不
能逃避向觀念的遊戲 ,更無租界外國
可逃 。而只能硬挺挺的站在人類的現
實生活中以擔當人類現實生存發展
的命運 。
徐復觀 1
一、引言
在分析了徐復觀對中國文化的回顧 ,以及他思考中國文
化創新問題的兩個參照系統之後 ,我們接著討論在二十世紀
中國歷史巨變的漩渦之中 ,儒家學者徐復觀如何透過重新解
釋作為中國人群體文化共業的儒家思想 ,而賦予它新生命與
新意義 。
從二十世紀中國思想史研究的角度來看 ,隨著 1911 年
大清帝國的崩潰 ,傳統中國的文化與思想也面臨全面的解
體。許多二十世紀中國知識份子採取所謂 「文化思想的途徑 」
(“cultural-intellectualistic approach” ),企圖匡救歷史變局中
所形成的問題 ,他們認為為了改造中國文化,必須改變中國
1 徐復觀 :《儒家政治思想與民主自由人權 》,頁 39-40 。
182東亞儒學視域中的徐復觀及其思想
人的思想 ,尤其必須改變 中國人對宇宙和人生的整個觀點 ,
並改變中國人對宇宙和人生現實之關係的全部概念 ,也就是
2
改變中國人的世界觀 。學界目前對於這個路數的思想人物研
究 所 累 積 的 研 究 成 果 , 仍 以反 傳 統 思 想 人 物 如 嚴 復
(1853-1921 )、康有為 (1858-1927 )、譚嗣同 (1865-1898 )、
梁啟超 (1873-1929 )、胡適 (1891-1962 )、魯迅 (1881-1936 )
的相關研究較多 。對標榜繼承傳統思想人物如 「新儒家」的
3
研究近二十餘年來才獲得重視 。但是 ,在所謂「當代新儒家」
這個共名之下 ,個別學者之間頗有「其同不能掩其所異」者
在焉 。唐君毅哲學中的黑格爾 (Georg W. F. Hegel, 1770-1831 )
取向固不 同於牟宗三(1909-1995 )之援康德(Immanuel Kant ,
1724-1804 )入宋明儒學 ,徐復觀對中國專制政治的強調也迥
異於錢穆的觀點 。
在當代儒家學者中 ,徐復觀的經歷與思想都別樹一幟 ,
他出身軍旅 ,早年襄贊中樞,參與政治 ,中年以後從政治圈
急流勇退 ,潛心學問,將他對時代變局的反省化為一部部綿
密的論著 。徐復觀一生橫跨學術與政治之間,他的生活經驗
4
深深地滲透到他的學術著作之中 。我在本書第三章中指出 :
在徐復觀對中國文化的解釋中 ,「事實 」與「價值」是統一
而不是分裂的 ,「是什麼 」與「應如何」也是密不可分的 。
2 Yü-sheng Lin, The Crisis of Chinese Consciousness: Radical Antitraditional-
ism in the May Fourth Era ,參考此書中譯本:林毓生著,穆善培譯:《中
國意識的危機 五四時期激烈的反傳統主義》,第二章 ,頁46 。
3 參考本書第3章註 6 、7 、8 。
4 蔣連華對徐復觀思想的研究就特別強調這一點 ,見蔣連華:《學術與政治 :
徐復觀思想研究 》(上海 :上海三聯書店, 2006 年)。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