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乡土人情”在农村语文教学中的适当运用
摘要:在少数民族地区,如果能将当地的乡土人情融合语文教学中,既能传承民族民间文化,又能增强学生的学习趣味。围绕“乡土人情”教学,从介绍课文时代背景、讲解课文内容、与学生合作探究归纳课文情感价值三个方面进行探索。
关键词:乡土人情;语文教学;传承文化
中图分类号:G63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8631(2013)02-0101-01
民间民族文化是语文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乡土人情又是滋生民间民族文化的沃土。在少数民族地区,如果能将当地的乡土人情融合在语文教学当中,不但能传承民间民族文化,而且能增强学生的学习趣味,在提高知识素养的同时,又推广了民间民族文化。以八年级下第四单元为例:本单元所选的五篇课文都介绍了我国部分地区的节日风俗和民间乡土人情轶事,组成了一幅幅有声有色的民俗风情画卷。学习这个单元,教师时时引导学生关注当地的民风民俗,学会用乡土人情去展现语文的无穷乐趣,不但能使课文通俗易懂,还能增进学生的民族感情,加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
一、介绍课文时代背景时适当插入乡土人情教学
《端午的鸭蛋》在讲解这篇课文时,适当插入乡土人情教学,因为端午是中国传统节日,但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特点,过节的内容也不同,黔东南叫“百节之乡”。过节就离不开歌舞,我们侗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一样,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改革开放以来,本人所在的天柱县民族民间文化丰富多彩。“侗家人人会唱歌”,侗族民歌源远流长。无论逢年过节、喜迎丰收、婚丧嫁娶、宗教礼仪,都要以唱歌来庆祝。侗族民歌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北部地区民歌有山歌、玩山歌、河边歌、好事歌、伴嫁歌等。玩山、赶歌场是侗族青年男女主要娱乐和建立婚姻家庭的主要途径。坪地的六月六、注溪的社节、邦洞的四月八、长团坳的塘渡、竹林阿婆坳、坌处的平芒、三门塘等等地方至今仍保持赶歌场的传统。侗族歌舞鲜为人知,许多优秀的歌手和歌曲,被淹没在了历史长河中,至今还没得到认可与赞扬。南侗的以无伴奏四声部大合唱为代表的侗族大歌、侗族琵琶歌等,如一轮红日喷薄而出,唱响了北京,唱响了巴黎,在短短的几年间,便已蜚声海内外。侗族音乐以其独特的魅力,终于走上了艺术的殿堂。侗族大歌的出现,打破了国际上认为我国民间没有复调音乐的断言;侗族大歌的流传,为研究我国民族和声复调提供了宝贵的依据。我相信有一天,南侗的玩山歌、河边歌、好事歌、伴嫁歌也会像侗族大歌一样蜚声海内外。适当插入乡土人情教学虽然占用几分钟,但可以吸引全班学生的注意力。
二、讲解课文内容时用对比的形式引入乡土人情
《云南的歌会》出自现代作家沈从文之手,沈从文出生在湖南凤凰,有侗族文化思想在里面。在上这篇课文时,就可以引用我们本地的乡土人情作对比,因为我们黔东南被称为“歌的海洋、节日的故乡”。在“歌会”的大标题下,作者用精妙的文笔描绘了三种不同场面的民歌演唱方式,每一个场面的描写都各有特色,三个场合在内容上各有侧重,在手法上也各不相同,字里行间洋溢着对自然、对人生、对艺术的品味与赞赏。学习这篇课文,可以引用黔东南乡土人情中的走亲访友时、婚姻嫁娶时、放牛砍柴时等不同场合的唱歌方式作比较讲解,使学生能清晰理解课文内容。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不仅传播知识,了解趣味盎然的乡土文化,还从中得到美的享受。对比《云南的歌会》,我们可以把它与当地的侗族民间民族文化结合介绍给学生。侗族又有北部方言区和南部方言区之分(俗称北侗和南侗)。北侗包括湖南的新晃、会同、靖县,贵州的天柱、三惠、剑河和锦屏北部;南侗包括湖南的通道,广西的龙胜、三江、融水,贵州的黎平、榕江、从江、镇远和锦屏南部。分界线一般认为在贵州锦屏的启蒙一带。
《云南的歌会》中介绍山野对歌具有对抗赛的性质,是才情智力的大比拼,作者主要写唱歌人,在外貌,神态等方面对演唱者进行工笔描绘,云南女子的独特服饰,高超的打秋千本领,显示了她们开朗、活泼和充满智慧的性格美。人美,唱出的歌一定会更美!而在这样美好环境中长大的女孩儿,自然是歌声动人,情韵动人。这是以优美的环境映衬优美的人物优美的歌。而我们当地的玩山歌可以与云南的山野对歌比美。玩山是侗族青年男女的社交活动,每逢节假日,男女相约上山唱歌游玩,故称玩山歌。玩山歌有一套歌曲,按一定的程式唱。如初次见面唱“初相会歌”;初恋时唱“深情歌”、“成双歌”;如果双方有意,可相互赠送礼物,并约定下次相会时间。失恋时唱“伤心歌”、“讽刺歌”等来发泄解闷。玩山歌曲调优美抒情,唱时常运用一种独特的装饰性颤音,使歌曲独具风韵。流行于天柱、锦屏、清水江流域一带的河边歌(侗语称“鸟能呛阿”指在水边唱的歌),也属于玩山歌类。曲调简单朴素,每句尾音延长,婉转悠扬,如果歌声动听,时常有人驻足观望,往往被自己民间民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