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风 筝鲁迅 回首20世纪中国文化史,能以一家兄弟闪烁绵延其间而始终不衰的,唯有周氏三兄弟。 大先生周树人,笔名“鲁迅”,一生桀骜不驯,四面为敌,斗争而终。二先生周作人,才华横溢,与世平和,像手工艺人一样日日雕琢,在纸笔间,在一生荣辱之中,艰苦劳作。在两位兄长的巨大光环下,三先生周建人自强自力,以牺牲自己而始,以尽职尽责而终,走完了将近100年的人生。 ——凤凰卫视《周氏三兄弟》开篇词 周氏三兄弟何以有这样高的成就? 《风筝》也许能提供一点答案 作者简介 鲁迅 (1881~1936) 原名周树人 浙江绍兴人 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前排左起:周作人、许广平、鲁迅 周建人 本文的“弟弟” 关于《野草》 散文诗集。收入1924~1926年所作23篇散文诗。 《野草》以曲折幽晦的象征表达了20年代中期作者内心世界的苦闷和对现实社会的抗争。 预习课文 整体感知 这篇散文回忆的是什么事情?你读了有什么感受? 回忆自己对弟弟“精神的虐杀”, 表现自己深深的自责之情。 你的感受—— …… 学贵知疑——请你质疑 这篇课文难点较多,正是“研究性学习”的理想教材。 请把不理解的地方画出来,再整理一下,有步骤地解决。 可能还有一些“无疑之疑”,也一并提出。 阅读开头部分 朗读: 北京的冬季,地上还有积雪,灰黑色的秃树枝丫杈于晴朗的天空中,而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 作者看到“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就感到“惊异和悲哀”,是为什么? 故乡的风筝时节,是春二月,春光明媚;北京却是在冬季放风筝,所以惊异。 见到风筝,想起小时候“精神的虐杀”的一幕,而且无从补过,心头不禁悲哀。 朗读: 故乡的风筝时节,是春二月,倘听到沙沙的风轮声,仰头便能看见一个淡墨色的蟹风筝或嫩蓝色的蜈蚣风筝。还有寂寞的瓦片风筝,没有风轮,又放得很低,伶仃地显出憔悴可怜模样。但此时地上的杨柳已经发芽,早的山桃也多吐蕾,和孩子们的天上的点缀相照应,打成一片春日的温和。我现在在那里呢?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而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 为什么说春天“久经逝去”?为什么又说这春天就在北京的天空中荡漾了? 这里所说的“春天”,有特定的含义,是小时候故乡天空中有风筝的春天,所以“久经逝去”。 作者把风筝看作春天的象征,看见风筝浮动,便联想到故乡的春天,所以觉得这春天“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 阅读3、4自然段 注音,解释词语 我是向来不爱放风筝的,不但不爱,并且嫌恶他 他那时大概十岁内外罢,多病,瘦得不堪, 他很惊惶地站了起来,失了色瑟缩着。 这样苦心孤诣地来偷做没出息孩子的玩艺 作者为什么不爱放风筝,也不让弟弟放风筝? 因为他以为这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 文中所说的“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具体指什么? 指“我”不许小兄弟放风筝,发现他偷做风筝,就把他快要完工的风筝抓断、踏扁了。 写小兄弟偷做风筝,重在表现什么? 表现他喜爱风筝,暗示“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 表现他手巧,有自力更生的能力,有创造精神。 哪写文字写小兄弟喜欢风筝?为什么要写这些文字? 他只得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有时至于小半日。远处的蟹风筝突然落下来了,他惊呼;两个瓦片风筝的缠绕解开了,他高兴得跳跃。 说明“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 突出自己“精神虐杀”的自责与悲哀。 阅读5~12段 朗读,注音,解释词语 然而我的惩罚终于轮到了,在我们离别得很久之后,我已经是中年。我不幸偶而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于是二十年来毫不忆及的幼小时候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忽地在眼前展开,而我的心也仿佛同时变了铅块,很重很重地堕下去了。 我不幸偶而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 看到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为什么说是“不幸”? 因为一向以为管小兄弟管得对,现在见到书上的道理,心情一下子沉重起来,好像受到了惩罚。对“我”来说,这种惩罚,可谓“不幸”。 朗读,注音,解释词语 我也知道还有一个补过的方法的:去讨他的宽恕,等他说,“我可是毫不怪你啊。” 有一回,我们会面的时候,是脸上都已添刻了许多“生”的辛苦的条纹,而我的心很沉重。 “我”懂得游戏的意义后,心情沉重,总想补过,这说明什么? 说明鲁迅严于自责,知过必改。 朗读 “有过这样的事吗?”他惊异地笑着说,就像旁听着别人的故事一样。他什么也不记得了。 全然忘却,毫无怨恨,又有什么宽恕之可言呢?无怨的恕,说谎罢了。 我还能希求什么呢?我的心只得沉重着。 “我”讨弟弟的宽恕,弟弟全然忘记了,为什么“我”的心情反而“只得沉重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