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65PWM整流器及其控制.pdf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第2章PWM整流器的拓扑结构及原理 2.1 基本原理及分类 2.1.1 PWM整流器原理概述 从电 カ电子技术发展来看,整流器是较早应用的ー种AC/DC变换装置。整 流器的发展经历了由不控整流器(ニ极管整流器) 、相控整流器(晶闸管整流 器)到PWM整流器(门极关断功率开关管)的发展历程。传统的相控整流器, 虽应用时间较长,技术也较成熟,且被广泛使用,但仍然存在以下问题: 1) 晶闸管换相引起网侧电压波形畸变。 2) 网侧谐波电流对电网产生谐波“汚染 ”。 3) 深控时网侧功率因数降低。 4) 闭环控制时动态响应相对较慢。 虽然ニ极管整流器,改善了整流器网侧功率因数,但仍会产生网侧谐波电流 而“污染 ”电网;另外ニ极管整流器的不足还在于其直流电压的不可控性。针对 上述不足,PWM整流器已对传统的相控及ニ极管整流器进行了全面改进。其关键 性的改进在于用全控型功率开关管取代了半控型功率开关管或ニ极管,以PWM控 制整流取代了相控整流或不控整流。因此,PWM整流器可以取得以下优良性能: 1) 网侧电流为正弦波。 2) 网侧功率因数控制(如单位功率因数控制)。 3) 电能双向传输。 4) 较快的动态控制响应。 显然,PWM整流器已不是一般传统意义上的AC/DC变换器。由于电能的双 向传输,当PWM整流器从电网吸取电能时,其运行于整流工作状态;而当 PWM整流器向电网传输电能时,其运行于有源逆变工作状态。所谓单位功率因 数是指:当PWM整流器运行于整流状态时,网侧电压、电流同相(正阻特性); 当PWM整流器运行于有源逆变状态时,其网侧电压、电流反相(负阻特性)。 进ー步研究表明,由于PWM整流器其网侧电流及功率因数均可控,因而可被推 广应用于有源电 カ滤波及无功补偿等非整流器应用场合。 综上可知,PWM整流器实际上是ー个其交、直流侧可控的四象限运行的变 15 流装置。为便于理解,以下首先从模型电路阐述 PWM整流器的基本原理。 图2-1为PWM整流器模型电路。从图2-1可 以看出:PWM整流器模型电路由交流回路、功率 开关管桥路以及直流回路组成。其中交流回路包括 图2-1 PWM整流器模型电路 交流电动势e以及网侧电感i等;直流回路包括负 载电阻A.及负载电动势等;功率开关管桥路可由电压型或电流型桥路组成。 当不计功率开关管桥路损耗时,由交、直流侧功率平衡关系得 iv = iicvic (2-1) 式中t; 、i——模型电路交流侧电压、电流; 4——模型电路直流侧电压、电流。 由式(2-1)不难理解:通过模型电路交流侧的控制,就可以控制其直流侧, 反之亦然。以下着重从模型电路交流侧人手,分析PWM整流器的运行状态和控 制原理。 稳态条件下,PWM整流器交流侧矢量关系如图2-2所示。 为简化分析,对于PWM整流器模型电路,只考虑基波分量而忽略PWM谐 波分量,并且不计交流侧电阻。这样可从图2-2分析:当以电网电动势矢量为参 考时,通过控制交流电压矢量V即可实现PWM整流器的四象限运行。若假设 1/1不变,因此也固定不变,在这种情况下,PWM整流器交流电压 矢量V端点运动轨迹构成了ー个以I I为半径的圆。当电压矢蜇V端点位于 圆轨迹A点时,电流矢量J比电动势矢量£滞后90°,此时PWM整流器网侧呈 现纯电感特性,如图2-2a所示;当电压矢量V端点运动至圆轨迹B点时,电流 矢ffi /与电动势矢量£平行且同向,此时PWM整流器网侧呈现正电阻特性,如 图2-2b所示;当电压矢量F端点运动至圆轨迹C点时,电流矢量/比电动势矢 最£超前90°,此时PWM整流器网侧呈现纯电容特性,如图2-2c所示;当电压 矢]ii V端点运动至圆轨迹D点时,电流矢量/与电动势矢£• E平行且反向,此 时PWM整流器网侧呈现负电阻特性,如图2-2d所示。以上,A 、B 、C 、D四点 是PWM整流器四象限运行的四个特殊工作状态点,进ー步分析,可得PWM整 流器四象限运行规律如下:

文档评论(0)

186****839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