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文化产业改革的关键是作家(编剧)
摘要:文化产业改革的关键是作家,只有作家多出作品,筛出精品,才有后续的出版、剧本、影视,带动出版社、剧团、传媒电影和电视台等文化媒介盈利,编辑、编剧、演员才能顺利转变心态、走向市场,激活文化市场的活力,文化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服务,贡献绿色GDP。可见,作品(小说)是龙头,作家是关键。
关键词:文化产业改革;作家;小说;编剧
文化产业改革的关键是作家,只有作家多出作品,筛出精品,才有后续的出版、剧本、影视,带动出版社、剧团、传媒电影和电视台等文化媒介盈利,编辑、编剧、演员才能顺利转变心态、走向市场,激活文化市场的活力,文化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服务,贡献绿色GDP,文化消费拉动增长。可见,作品(小说)是龙头,作家是关键。
一、文化消费巨变
纸书成本高、不够环保、传播不易逐渐被网络文字代替,网络文字又败于声像刺激的网络影视。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随着数码产品的普及、移动化,博客和微博逐渐被微电影和播客代替,每个人在生活中既是导演也是演员,在网络上争话语权。现代人要么工作要么休息,休息时文化消费声像将超过文字。
根据艾媒咨询发布的《2011年度中国移动互联网阅读市场状况报告》显示,2011年中国手机阅读市场规模将达到70.1亿元,年增长率将达到52.1%。清科研究中心最新研究报告预计,今年中国移动阅读市场用户数将突破2亿,同比增幅超过30%,增幅远超手机游戏、
SNS等移动互联网业务。移动阅读这种碎片化的阅读模式,已经趋于成熟,广受青睐。未来,移动式阅读将会成为数字出版领域的主力军。
文化消费特征以网络影视为主、兼顾其他,消费方式的变化将给文化产业和文化工作者带来深远影响,消失一些行业和岗位,增加新的产业和工种。
小说成为小众、贵族、学院文学,轮回到《诗经》时代上层社会的风雅颂?纸书成为奢侈品,成了珍藏和回忆,一丝伤感,几许落魄。
作家向编剧转化或身兼两职,平民化。谁能讲述让人心里流泪的故事,挥之不去,谁是大师。
现在真正静下心来读文学的人有多少?物欲横流的社会,为生存为人上人赚钱,为考试阅读,文学阅读是一种奢侈。只有少年儿童才有一点时间和兴趣课外阅读,所以童话作家版税最高,导致更多作家想挤这个独木桥。
二、文化产业演变
曾鼓动读者抛弃书店的亚马逊,如今又开始鼓动作家摒弃出版商。今年秋天,亚马逊将出版122本各种体裁的书籍,提供印刷版和电子版。这是亚马逊初试出版项目的重大飞跃,它将正式成为纽约各大出版社的竞争对手,而这些出版商都曾是它最重要的供应商。
亚马逊和作家签约建立在一个事实上,去年,美国的电子书销量已经超过了纸质书,出版商每卖出100本纸质书,亚马逊就能卖出115本电子书,Kindle作为亚马逊出品的电子阅读器,目前已占领了52%的电子阅读市场。
一向严谨的《经济学人》也认为,出版商在图书市场的唯一出路是转型成为风险投资商,寻找那些有潜力的年轻作家,出钱栽培和包装他们,然后再从他们的作品中获得利润。只有这样,出版商才能在亚马逊的步步紧逼中活下来。我国出版界也在向电子出版探路。手机阅读占据先机,中国移动、内容提供商、作者分享收益。
现有的出版门槛太高了,书号管理没错,书号费却成为人为的垄断和障碍!辛辛苦苦写了几年,没有一分报酬,还要倒贴几万块,没积极性。视几万块如粪土的人有很多商业机会的,又写小说的人很少,如果是贴金之作,质量有保障吗?许多作家无奈选择香港的一些出版社出版,但不能在国内销售和评奖。
美国的电影产量只占世界电影产量的6%-7%,但好莱坞电影却占据了世界电影市场份额的90%以上。2001年美国IT产业产值高达6000亿美元,占据世界IT产业产值的75%,美国的网站占了全球网站的70%以上。2004年,美国的文化产业占GDP的20℅左右,400家最富有的美国公司有72家是文化企业,同时,文化产业为美国国内提供了1700多万个就业岗位。由此可见,文化产业已经成为21世纪美国推行全球文化扩张的重要战略。
1997年的《泰坦尼克号》可以说是詹姆斯?卡梅隆在90年代真正的事业巅峰。这部经过5年时间精心筹备的电影成为了20世纪末好莱坞电影的象征,詹姆斯?卡梅隆打造的是一个世界电影史上的票房神话,更是一次展现当代电脑特效技术的传奇。全球票房收入为18.45亿美元(北美地区为6亿美元,中国3点6亿人民币),成为位居全球即北美地区历史单部最卖座影片的第一名。15年的后《阿凡达》空前绝后,全球第一部票房突破19亿并一路到达27亿美元。
2012年我国可能有30多家文化企业陆续上市,文化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北京是全国政治文化中心,文化人高谈阔论,一呼百应,广州和香港联手推演海派文化。资金游走在股市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