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雷避险常识.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附件 防雷避险常识 一:雷电基本知识 (一)、雷电是什么?雷电(闪电)是大气中发生的剧烈放电现象,通常在雷雨云(积雨云)情况下出现。闪电按其发生的位置可分为云内云闪电、云际闪电和闪电,其中云地闪电又称为地闪,对人类活动和生命安全有较大威胁。放电时会产生大量热量,使周围的空气急剧膨胀,形成隆隆雷声。 (二)、雷电主要特点:(1)、放电时间短,一般约50~100微秒。(2)、冲击电流大,其电流可高达几万到几十万安培。(3)、冲击电压高,感应电压可高达万伏。(4)、释放热能大,瞬间能使局部空气温度升高数千度以上。(5)、产生的冲击压力大,空气的压强可高达几十个大气压。因此,雷雨极具破坏力。 (三)、雷击的形式:雷击一般有直接雷击两种形式。(1)、直接雷击:在雷电活动区内,雷电直接通过人体、建筑物、设备对地放电产生的电击现象。(2)、间接雷击:所谓间接雷击主要是直击雷辐射脉冲的电磁场效应和通过导体传导的雷电流,以如雷电波侵入、雷电反击等形式侵入建筑物内,导导致建筑物、设备损坏或人身伤亡的电击现象。 (四)、易被雷电袭击的对象:雷电“喜爱”在尖端放电。在雷电交加时,人在旷野行走,或扛着带铁的金属农具,或骑在摩托车上,或恰恰举起高尔夫球杆时,或在在电线杆、大树下躲雨,就容易成为放电的对象而遭受雷击。(1)、高耸突出的建筑物,如水塔、电视塔、高耸有广告牌待;(2)、内部有大量金属设备的厂房;(3)、孤立、突出在旷野的建筑物以及自然界中的树木;(4)、电视机天线和屋顶上的各种金属突出物,如旗杆等;(5)、建筑物屋面的突出部位和物体,如烟囱、管道、太阳能热水器待,还有屋脊和檐角等。 二:雷雨大风预报警信号 人们可以通过电视、互联网、手机短信等媒体,或者城区的预警信号发布电子显示牌得到气象部门发布的雷雨大风预警信号,并注意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雷雨大风预警信号分为四级,按危害程度从低到高分别以蓝色、黄色、橙色、红色表示。 (一)、雷雨大风蓝色预警信号防御措施: 1、做好防雷电准备; 2、注意有关媒体报道的雷雨大风最新消息和有关防雷通知,学生停留在安全地方。 (二)、雷雨大风黄色预警信号防御措施: 1、妥善保管易受雷击的贵重电器设备,断电后放在安全地方; 2、危险地带和危房居民,以及船舶应到避风场所避风,千万不要在树下、电杆下、塔吊下避雨,出现雷雨时应当关闭手机; 3、切断霓虹灯招牌及危险的室外电源; 4、停止露天集体活动,立即疏散人员; 5、高空、水上等户外作业人员停止作业,危险地带人员撤离;其他同雷雨大风蓝色预警信号。 (三)、雷雨大风橙色预警信号防御措施: 1、人员切勿外出,确保留在最安全地方; 2、相关应急处置部门和抢险单位随时准备启动抢险应急方案; 其他同雷雨大风黄色预警信号。 (四)、雷雨大风红色预警信号防御措施: 1、进入特别紧急防雷状态; 2、相关应急处置部门和抢险单位随时准备启动抢险应急方案; 其他同雷雨大风橙色预警信号。 (五)、个人预警建议(感官定性估计) 1、仰望天空:当天空中的浓密乌云(积雨云)开始堆积变大变黑、就有可能发生雷电。 2、自我感觉:当你感觉到自已的头发竖起或皮肤有异样感觉时,那很可能就将受到雷击,此时,要立即采取措施,进行自我保护。 三:师生防雷常识 (一)、个人防雷基本原则 1、当我们遇到雷雨天气时,千万不要惊慌失措。一般来说,应掌握两条原则:一是要远离可能遭雷击的物体和场所,二是在室外时设法使自已及随身携带的物品不要成为雷击的“爱物”。 2、要学习有关雷电及防雷知识,及时收听(收看)各级气象部门发布的雷雨预报警信息,不可听信谣传。 (二)、室外防雷要点 1、在野外,特别是在旅途中,要注意收听,收看天气预报,了解是否出现雷电天气。 2、雷电天气发生时,应迅速躲入有防雷装置保护的建筑物内,或者很深的山洞里面,或有金属顶的各种车辆及有金属壳体的船仓内。汽车内是躲避雷击的理想地方。如果在游泳或在小艇,应马上上岸,即便是在大的船上,也应躲到船舱里。 3、头顶电闪雷鸣时,如找不到合适的避雷场所时,应找到一块地势低的地方,尽量降低重心和减少人体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可蹲下,双脚并拢,手放膝上,身体向前屈,临时躲避。 4、切勿游泳或从事其他水上运动及作业,如在稻田作业。不宜进行户外球类、攀爬、骑驾等运动,尽快离开水面以及其方他空旷场地,寻找有防雷设施的地方躲避。 5、在旷野无法躲入有防雷设施的建筑物内时,应远离树木、电线、烟囱等高耸、孤立的物体。 6、在空旷场地不要使用有金属尖端的雨伞,不要把铁锹等金属工具、羽毛球拍、高尔夫球棍等物品扛在肩上。 7、不宜开摩托车、骑自行车赶路,打雷时切忌狂奔。 8、不宜在山顶、山脊或建筑物顶部停留。 9、不宜在铁栅栏、金属晒衣绳、架空金属体以及铁路轨道附近停留。 (三)、室内防雷要点 1、知

文档评论(0)

小教资源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