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制度经济学引论 第5讲 转让和集市.ppt

  1.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04/4/13 第5讲 转让权与集市 上讲小结 从使用到转让 集市现象 市场过程的理论表达 交易活动为什么要集聚? 同学来信 武汉长江大桥行车规则 红绿灯的由来 1868年伦敦议会大厦广场,第一个煤气红绿灯 1914美国克利夫兰市,电气红绿灯 1918年纽约第一个“红黄绿”三色灯(中国工程师胡汝鼎发明黄灯) 同学的问题:教材上先讲“交易费用”,课堂上先见“产权”,有什么分别吗? 上讲小结(1) 私产与公产 私产(private property rights):个人拥有排他性权利的财产。 公产( common property rights:无权排除他人利用的财产。 共用品(public goods)vs. 私用品 (private goods) 私用品和共用品都可以是私产,也都可以是公产; 公产下的行为逻辑 那些本身并不是纯粹共用品的经济物品,一旦采用“公有财产”的制度安排,容易引发争用稀缺资源的问题 推断1:公地必定发生悲剧,其租值趋于完全的消散 推断2:公地虽然很容易发生悲剧,但人们总会尽力减少其租值的耗散 关键是找到合适的行为约束方式 上讲小结(2) 如果财产不具有个人使用权利的排他性,那就一定存在其他对争用公共资源的个人行为的其他约束,譬如国际公约、国家法律和法规、各种团体和组织内的行为规矩、以及习俗等等,以防止公共资源的租值完全耗散。为了理解和解释公产制度下人们的行为,要认真观察所有这些实际的约束,并考察执行这些约束的有效性 同样的公产制度,可能有极其不同的治理,也因此有极其不同的行为和后果 在真实世界里,私产与公产常常并存;纯粹的私产与纯粹的公产在实际上很少见 租值(rent) 租值(rent)是为利用某种资源(无论是土地、劳动,设备,思想,或甚至金钱)而发生的一种支付(payment)。在经济学理论上,当资源的可用性对于为利用资源而发生的支付数量不敏感时,这种支付就被视为租值。如果上述不敏感的特性是永久的,就称为“经济租”;如果是暂时的,就称为“准租”。 Armen Alchian 1987 “租值”与其他为利用资源而发生的“支付”,如工资、利润、专利费、利息等等,到底有什么不同? 换一个角度(财产权利)看世界,“看不见的制度”就可见了。 “公产”:进一步的问题 我们可以观察到,真实世界里确实存在着得到良好治理的公产——能够有效制止成员攫取公产的租值。在此条件下“公地”并不必定导致“悲剧”,因为公地的租值并不没有完全耗散。 流行的问题:公地与私产,孰优孰劣? 进一步的问题:那些得到良好治理的公产,与那些得到良好执行的私产,还有什么不同吗? 第5讲 转让权与集市 上讲小结 从使用到转让 集市现象 市场过程的理论表达 交易活动为什么要集聚? 从使用权到转让权 回到Torbel 案例:如果那些共同拥有、自我管理并执行的瑞士高山林地的成员,对务工、移民、进城感兴趣,要脱离Torbel,他们可以怎么办? 他们可以自主决定出售、转让属于他自己的农地、牲畜、住宅和其他设施; 但是对与其他成员共同拥有的高山林场、牧场、水源、道路等公共资源,就比较麻烦: 出售、转让给其他成员吗?规则要改 出售、转让给外部人吗?规则更要大改 自动放弃吗?原来可享受的部分权利就白白丢了 使用权与转让权(transfer rights) 转让的需要 亚当.斯密:人类是唯一有交易需要的动物(从来没有看见过一条狗与另外一条狗交换骨头) 北大荒知青集体宿舍里的“换货” 票证黑市 粮票换鸡蛋 户口 外汇额度 交通死亡指标 学生宿舍的转租 “闲置的办公室” 选课权 北大“周末文化书市” 思考转让权 人们互相转让的究竟是物,还是对物的权利? “相对产权”概念(relative rights) 为什么仅仅界定了具有排他性的使用权尚不足够,人类社会还要支付昂贵的代价,通过交易来实现转让权? 使用权界定:篱笆、围墙、狗 转让权界定:? 难点:在专用权的转让中如何实现排他 “转让、让度和交易”,究竟为了什么? 互通有无? 通过“不等价交易”而图利? “交易可以扩大经济规模”? ? 第5讲 转让权与集市 上讲小结 从使用到转让 集市现象 市场过程的理论表达 交易活动为什么要集聚? 有关集市的文本知识 从斯密到马歇尔 F. Braudel(1985)Civilization and Capitalism 15Th-18th Century, I-III 着眼于普通人的日常生活 集市(the market places):全球普及、古今相似 商业活动的等级结构 Cortes :西班牙的地方集市(60000人) Hill: 非洲集市研究 G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