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淡水湖泊微相 面积小,水体浅(3~4m),暗色泥岩,水平层理发育,可见黄铁矿、广盐性生物化石。 (2)三角洲前缘(delta front)亚相 处于三角洲平原外侧的向海方向,位于海平面以下,为河流和海水的剧烈交锋带,沉积作用活跃,是三角洲砂体的主体。 三角洲前缘亚相 水下分支河道微相 水下天然堤微相 分支河口砂坝微相 远砂坝微相 前缘席状砂微相 支流间湾微相 水下分支河道微相 沉积物以砂、粉砂为主,常发育交错层理、波状层理、冲刷—充填构造。 中侏罗统中的三角洲水下分流河道 水下天然堤微相 沉积物为极细的砂和粉砂。粒度概率曲线为单段或两段型,基本上由单一的悬浮总体组成。有流水形成的波状层理。 支流间湾微相 三角洲向前推进时,在分支河道间形成一系列尖端指向陆地楔形泥质沉积体(泥楔)。 岩性:以粘土为主,含少量粉砂和细砂。 构造:具水平层理和透镜状层理,可见浪成波痕及生物介壳、植物残体等,虫孔及生物扰动构造发育。 垂向层序:下部为前三角洲粘土沉积,向上变为富含有机质的沼泽沉积。 分支河口砂坝微相 岩性与结构:细砂、粉砂,分选好,质纯。 构造:单层为中、厚层,较发育的槽状交错层理,可见流水波和浪成波痕。 生物化石:稀少。 河口砂坝随三角洲向海推进而覆盖于前三角洲粘土沉积之上,粘土中有机质产生气体冲上来可形成气鼓构造(气胀构造)。如果下面泥质层很厚,也可产生泥火山和底辟构造。 远砂坝微相 位置:远砂坝位于河口砂坝前方较远部位,又称末端砂坝。 岩性:沉积物较河口砂坝细,主要为粉砂,有少量粘土和细砂。 构造:可发育槽状交错层理、包卷层理、流水波痕、浪成波痕及冲刷—充填构造等。 垂向层序:位于河口砂坝之下,前三角洲粘土沉积之上,形成下细上粗的垂向层序。 高建设性三角洲向海推进时,砂质堆积迅速,水下分支河道、水下天然堤、分支河口砂坝、远砂坝可连结组合成指状或鸟爪状砂体,称指状砂坝。 指状砂坝的几何形态是确定古代三角洲的重要标志 指状砂坝沉积厚度大,向海变宽加厚,向陆变窄减薄,横剖面呈透镜状,下伏的前三角洲泥常被挤入指状砂坝而成为泥丘。 三角洲前缘席状砂微相 在海洋作用较强的河口区,河口砂坝受波浪和岸流的淘洗和簸选,并发生侧向迁移,使之呈席状或带状广泛分布于三角洲前缘,形成三角洲前缘席状砂体。 席状砂砂质纯,分选好,发育交错层理,化石少。砂体向岸方向加厚,向海方向减薄。 三角洲前缘席状砂是破坏性三角洲的沉积微相类型,在高建设性三角洲相中不发育。 (3)前三角洲(prodelta)亚相 环境:位于三角洲前缘的前方,实际上为处于浪基面以下的正常海相沉积。 岩性:主要由暗色粘土和粉砂质粘土组成。 构造:常发育水平层理及块状层理。 化石:见有广盐性生物化石,如介形虫、双壳类 与油气的关系:前三角洲暗色泥岩富含有机质,可作为良好的生油层。 3.平面相组合及垂向层序 (1)平面相组合 河流—三角洲—深水浊积扇(正常三角洲) 三角洲内部相结合由陆向海依次为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缘、前三角洲。 河流—三角洲—滩坝沉积体系(河控朵状三角洲或浪控三角洲) 同期异相与同相异期 (2)垂向层序 大致为下细上粗的反旋回沉积的垂向层序。上部局部为下粗上细的间断性正旋回,顶部为沼泽。 由下至上海相化石减少,而陆相化石尤其植物化石增多;波浪波痕及其产生的交错层理向上减少,流水波痕及其产生的交错层理增多。 陆 海 河控三角洲垂向层序 (二)浪控三角洲沉积特征 浪控三角洲平面形态呈鸟嘴状,故又称为鸟嘴状三角洲。 圣弗兰西斯科河鸟嘴状三角洲 沿岸流为主控制的三角洲砂体分布模式 一般来说,浪控三角洲的垂向层序仍为下细上粗的反旋回层序。 (三)潮控三角洲沉积特征 河流流入三角港或其他形状的港湾,由于潮汐作用远大于河流作用,港湾中的泥砂受潮汐强烈破坏和改造,仅形成小型三角洲。其外形受港湾控制,又称港湾型三角洲。 潮控三角洲一般发育于中高潮差、低波浪能量、低沿岸流的盆地狭窄地区。 * 第六节 三角洲相 (Delta Facies ) 一、三角洲概述 “三角洲是河流在一个稳定的水体中或紧靠水体处形成的、部分出露水面的一种沉积物” (巴雷尔,1912)。 (一)三角洲的形成与演化 (1)河口沙坝和河道分叉的形成 (2)决口扇的形成与三角洲的延伸 (二)影响三角洲形成和发育的主要因素 1.河流的作用 河流流量和输砂量是形成三角洲的物质基础。 河流的流量和输砂量越大,最大流量与最小流量的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汤显祖和牡丹亭.pptx VIP
- 2024年春江苏开放大学Android基础050324第三次形考作业.doc VIP
-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在慢性冠脉综合征的风险分层和诊疗中应用的专家共识.pptx
- 上海市浦东新区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24届高一数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 VIP
- 中级商务汉语 全套课件.PPT VIP
- 中国式现代化党课学习主题教育.pptx VIP
- 行政事业单位审计存在的常见问题与对策.pptx VIP
- 营养科患者营养评估.pptx VIP
- IPC-A-610E-2010 国外国际标准.pdf
- 2024-2025学年高中信息技术(信息科技)必修1 数据与计算沪科版(2019)教学设计合集.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