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市场学课件-第十二章 金融监管概述.ppt

金融市场学课件-第十二章 金融监管概述.ppt

  1. 1、本文档共7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现代金融市场学 第十二章 金融监管概述 目录 总述 第一节 金融监管概述 一、金融监管的概念及要素 一、金融监管的概念及要素 (一)金融监管的主体 (一)金融监管的主体 主要表现为:中央银行专门对银行及非银行金融机构进行监管,证券市场、期货市场等由政府的专门机构,如证券市场委员会、期货市场委员会等行使管理职能,对保险业的监管也由专门的政府机构,如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进行。近年来,随着金融自由化的发展,出现了一批综合化经营的超级金融机构。为此,像英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国专门建立了或准备建立集中统一的监管部门,金融监管主体又有了统一趋势,不过已不再是统一于中央银行,而是覆盖面广泛的综合性监管机构,如1997年英国成立的金融服务管理局(FSA)。 (二)金融监管的对象 (二)金融监管的对象 从金融监管客体的历史变迁看,20世纪早期的金融监管客体主要是商业银行。因为商业银行有创造存款功能,且其当时的资产负债规模、业务量等占绝对优势,从而对经济的影响也非常大。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金融机构日趋复杂化,非金融机构不但种类、数量、资产负债规模大幅度扩张,而且随着金融创新和金融自由化的深入,其存款性业务增加,使得货币的定义变得模糊不清。因此,从非金融机构的经济影响和货币供给两方面考虑,金融监管当局不得不重视加强对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监管。 此外,金融市场种类更加繁多,尤其是金融衍生商品类市场的膨胀,使金融监管客体更加丰富。近年来金融全球化的快速发展,跨国银行和其他跨国金融机构也日益成为监管客体。《巴塞尔协议》与《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的通过,体现了国际金融统一监管和监管协调的趋势。 (三)金融监管的目标 (三)金融监管的目标 金融监管目标是金融监管理论和实践的核心。20世纪30年代以前,金融监管的目标主要是提供一个稳定和弹性的货币供给,并防止银行挤提带来的消极影响。比如1913年美国《联邦储备法》中明确规定:“为了建立联邦储备银行,为了提供一种具有弹性的货币,为了能为商业银行票据提供一种再贴现手段,为了在美国建立对银行更有效的监督,以及为了其他目的特制定本法”。 30年代大危机的经验教训使各国的金融监管目标开始转为致力于维持一个安全稳定的金融体系,以求防止金融体系的崩溃对宏观经济的严重冲击。 70年代末,过度严格的金融监管造成的金融机构效率下降和发展困难,使金融监管的目标开始重新注重效率问题,近年来则发展到有效控制风险、注重安全与效率的平衡方面。 可见,20世纪金融监管目标的变迁是对原有目标的完善和补充,而非取代,这使得当今各国的金融监管目标均包含多重内容,即维护货币和金融体系的稳定,促进金融机构谨慎经营,保护存款人、消费者和投资者的利益,以及建立高效率、富于竞争性的金融体制。 (四)金融监管的手段 具体来说,可供选择的金融监管手段有:法律手段;经济手段,包括金融信贷手段和税收政策;行政手段,即政府直接干预和管理;以及自律管理。 金融监管包括政府为主体的监管和其他机构进行的监管。在市场出现政府全面介入前的历史演变中,自律管理是市场管理的主要形式,在目前自律管理仍占有重要一席。 (四)金融监管的手段 二、金融监管的原则 三、金融监管的内容 按金融监管的主要内容和范围分类 按金融监管的主要内容和范围可分为:金融机构监管、金融风险监管和金融业务监管。 对于金融机构的监管,又包括市场准入监管、分支机构设置监管、机构撤并监管、金融机构的内部管理等部分。 对于金融业务的监管,主要是分业经营原则下,对商业银行业务范围、投资银行、保险公司、投资基金业务、信托投资业务等业务范围的监管。 三、金融监管的内容 第二节 金融监管的理论依据 一、公共效益论 (一)自然垄断 (二)外部效应 非排他性导致“免费搭乘”的问题,意味着私人没有或极少有动因去生产公共产品。尽管可以找到解决“免费搭乘”问题的手段,如征收某种费用,或者要求对公共产品的消费必须得到某种许可,公共产品的共同消费属性仍然表示私人生产公共产品的“次理想消费”。 因此,非排他性会导致这些产品生产不足,其他的解决方法则由于非竞争性而处于“次理想状态”。 外部不经济是指私人所得超过社会利益,典型的例子是环境污染。 从理论上讲,如果产权明晰,私人可以走到一起来协调解决外部不经济问题。但是,由于“免费搭乘”和各方协商成本过高,因此,仍需政府监管来解决外部性导致的产品成本失真或产品效用失真。 金融业作为高风险行业,具有内在的不稳定性,存在风险与收益的外部性、监督和选择信贷的外部性以及金融混乱的外部性。尤其是金融业作为一种特殊行业,其破产的社会成本明显地高于金融机构自身的成本,并且个别金融机构

文档评论(0)

@思念@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