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050128 吴安华 深部真菌感染与抗真菌治疗 吴安华 医学博士, 教授,主任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感染控制中心 卫生部医院感染监控管理培训基地 深部真菌感染与抗真菌治疗 浅部真菌感染 深部真菌感染 1、在医院感染中近年发病率? 2、耐药真菌感染已经出现 3、发生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正在增加如免疫抑制剂、皮质激素、广谱抗菌药物的应用。 深部真菌病的定义 除表皮、毛发、甲床真菌感染以外,侵犯内脏、皮下组织、皮肤(角质层以下)和黏膜的真菌感染。 深部真菌病的病原学 致病性真菌:多为地区性流行,如组织胞桨菌、球孢子菌、类球孢子菌、着色真菌、皮炎芽生菌、足分支菌、孢子丝菌等。 条件致病性真菌:医院感染、免疫功能低下感染,毒力较低。念、隐、曲、毛、放、奴卡菌等。 美国非艾滋病患者中致死性真菌感染的发病率 Mc Neil et al 2001 Clin Infect Dis 33;641 深部真菌病的诱因 艾滋病 中性粒细胞减少或缺乏 器官移植(包括骨髓移植) 消耗性疾病(如糖尿病、尿毒症、恶性肿瘤、肝硬化等,大面积烧伤) 广谱抗生素 糖皮质激素,细胞毒药物,免疫抑制剂、放疗 各种留置导管与侵入性操作 深部真菌病的发病机制 致病性真菌:吸入、皮损、叮咬 条件致病性真菌 正常菌群的组成部分,如口咽部、肠道、泌尿生殖道、皮肤等。同时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土壤、水、植物、空气中)。正常情况不致病。 免疫功能低下或缺陷时致病,内源性感染与外源性感染。 深部真菌感染的临床表现 肺部真菌感染(念、曲、隐、组织、球孢子菌)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隐、念、曲) 消化道真菌感染(念) 泌尿系真菌感染( 念、曲) 皮肤真菌感染(着色、孢子丝、足分支菌) 心血管系统真菌感染(念、曲) 骨骼关节真菌感染(放线菌、孢子丝菌皮肤外型 眼、耳、鼻 ( 念、曲、毛) 深部真菌感染的诊断 加强对真菌感染的认识 提高警惕 仔细分析 认真检查 涂片检查 真菌培养 病理检查 X线检查 曲霉菌感染 抗真菌药物—作用机制 一、破坏真菌细胞膜 1、干扰细胞膜脂质合成,影响真菌细胞膜麦角类固醇合成,抑制真菌细胞生长。 (1)抑制角鲨烯环氧化酶 萘替芬和特比萘芬,致角鲨烯堆积于膜内,增加膜脆性。 (2)抑制细胞色素P450类固醇合成酶,三唑类药物 (3)14-还原酶和7、8-异构酶 阿莫罗芬 抗真菌药物—作用机制 一、破坏真菌细胞膜 2、损害膜脂质结构及其功能 麦角类固醇是真菌细胞特有的脂质,胆类固醇是哺乳动物细胞膜内固有的成分。AMB能作用于二者,造成抗真菌作用与不良反应。 3、对真菌细胞膜的机械性损伤 抗真菌药物—作用机制 二、破坏真菌细胞壁 1、对甘露聚糖与甘露聚糖-蛋白质复合体(真菌胞壁中、外层)的作用 BMY-28864 2、对几丁质的影响 胞壁主要支架 几丁质合成酶1、2 多氧霉素D、尼克霉素Z、X。 3、对葡聚糖合成的抑制 睫状真菌素(LY-121019) 抗真菌药物—作用机制 三、干扰真菌核酸的合成与功能 1、5-FC—胞嘧啶脱氨酶—5-FU— 5-FdUMP—dUMP—置换DNA上之dTMP,阻止真菌DNA合成。 2、5-FdUMP—dUDP替代RNA上的三磷酸尿苷,DNA转录错误,形成错误的mRNA,影响蛋白质的合成。 抗真菌药物—作用机制 其他机制 环已吡咯酮乙醇—干扰真菌对大分子物质的摄取和储存。 不明机制 碘化钾 抗深部真菌药物分类 分类 上市时间 化学名 商品名 使用 多烯类 1958 二性霉素B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