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急性期起搏阈值升高与微脱位鉴别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张 萍 急性期起搏失夺获常见的原因: 1.电极急性期阈值升高 2.电极脱位或微脱位 3.电极穿孔 4.电极与起搏器连接不良 5.电极断裂 6.起搏脉冲传出阻滞 急性期起搏失夺获常见的原因: 1.电极急性期阈值升高 2.电极脱位或微脱位 3.电极穿孔 4.电极与起搏器连接松动 5.电极断裂 6.起搏脉冲传出阻滞 临床表现 急性期起搏失夺获常见的原因: 1.电极急性期阈值升高 2.电极微脱位 3.电极穿孔 4.电极与起搏器连接不良 5.电极断裂 6.起搏脉冲传出阻滞 急性期阈值升高 起搏导线 起搏阈值的演变 起搏阈值的演变 临床表现 1.起搏失夺获:大多数 2.感知不良:部分 3.X线影像:电极位置无变化 4.随访:阈值呈下降趋势 5.处理:(1)升高起搏电压或脉宽, 保证有效夺获 (2)升高感知灵敏度,避免感知不良 (3)必要时适量应用激素 (4)控制原发病:缺血、心衰等 电极微脱位 定义 电极微脱位 是指起搏电极与心脏内膜的接触松动,导致起搏阈值升高,或感知不良的现象 90%发生在术后1周之内 原因 固定不劳 起搏器在囊袋内游走 过度深吸气或运动 对双极电极不适应 临床表现 1.可发生在任何时间 2.起搏阈值升高: 通常超过植入阈值的3-5倍,若最高电压不能起搏,或超过植入阈值10倍以上,基本上可以肯定脱位 2.感知不良:部分 3.X线影像:电极位置无变化 4.随访:阈值无下降趋势, 反而可能会升高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患者,男,78岁,起搏器植入术后3小时,病人述头晕、胸闷,心电图和心脏影像为B图,与术后即刻的影像相比较,电极位置无明显变化 二次手术调整电极位置 鉴别要点 鉴别要点 1.发生了心室电极的微脱位,经再次手术证实 2.可能机制:微脱位是电极与心内膜接触松动,在舒张相尤为明显,心率慢时,舒张期长,接触不良持续状态长,而增快心率后,舒张期短,接触不良时间和幅度减轻,电极移位减轻 鉴别要点 * * Screw-In Tip 翼状头激素电极导线 螺旋头电极导线 时间(周) 电极与可激动心肌直接接触 电极与可激动心肌间存在厚层组织 电极与可激动心肌间有小层组织 可激动组织 可激动组织 可激动组织 最大阈值 旧电极 慢性阈值 急性阈值 类固醇释放电极 急性期阈值升高 1. 24h后阈值升高 2-4周达高峰 6-8周稳定 2.阈值升高通常为术中测定阈值的2-5倍 脉宽 = 0.5 ms 0 3 6 植入时间 (周) 粗糙金属电极 光滑金属电极 1 2 3 4 5 激素释放电极 0 1 2 4 5 7 8 9 10 11 12 起搏电压 植入即刻 术后第3天 脱位 (PACE2003; 26:787–788) 患者 女,71岁,VVI起搏器术后心电图 发生了什么情况? 为什么? * * * There are three phases that make up the lead maturation process: The acute phase, where thresholds immediately following implant are low The peaking phase, where thresholds rise and reach their highest point, usually around one week post-implant; followed by a decline in the threshold over the next 6 to 8 weeks1 as the tissue reaction subsides. The chronic phase, where thresholds assume a stable reading to a level somewhat higher than that at implantation but less than the peak threshold.1 The lead maturation process occurs due to the trauma to cells surrounding the electrode, which causes edema and subsequent development of a fibrotic capsule. The inexcitable capsule reduces the current at the electrode interface, req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