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17年四川省宜宾市珙县中学中考物理三模试卷.docx

2017年四川省宜宾市珙县中学中考物理三模试卷.docx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初中物理试卷第 =page 2 2页,共 =sectionpages 2 2页 初中物理试卷第 =page 1 1页,共 =sectionpages 1 1页 2017年四川省宜宾市珙县中学中考物理三模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18.0分) 1.首先用实验测定大气压强值的科学家是(  ) A.托里拆利??B.阿基米德??C.帕斯卡???D.牛顿 【答案】 A 【解析】 解:A、托里拆利完成了托里拆利实验,第一个准确测量了大气压的值.符合题意. B、阿基米德发现了阿基米德原理;不符合题意. C、帕斯卡研究了帕斯卡定律,属于液体压强问题.不符合题意. D、牛顿的主要贡献是总结了牛顿三定律,为力学奠定的基础,不符合题意. 故选A. 本题根据对初中物理中几位重大贡献的科学家的认识做出选择. 多了解物理学史对培养我们学习物理的兴趣是有帮助的,所以考试中也时有涉及,在学习中应注意. 2.下列有关声音的情境说法错误的是(  ) A.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B.两名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C.在医院里医生通常利用超声波震动打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D.听不同乐器弹奏同一首歌曲时能分辨出所用乐器,是利用了声音的音色不同 【答案】 A 【解析】 解:A、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不敢高声语”意思是不敢大声说话,所以“高”是指声音的响度大,故A错误; 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所以两名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故B正确; C、声波可以传递能量,超声波可以运用到医疗领域,去除人体内结石;故C正确; D、听不同乐器弹奏同一首歌曲时能分辨出所用的乐器,是利用了声音的音色不同.故D正确. 故选A. (1)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2)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 (3)声音能够传递信息,也能传递能量. (4)不同乐器发出的音色不同. 本题考查的是声现象的基础知识,同时在学习物理的时候,中国的古诗词也含有很丰富的物理知识,所以学习物理是一个很综合性的知识. 3.如图所示的现象主要是因为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 阳光下的树影?B. 汽车倒车镜?C. “折断”的铅笔?D. 雨后的彩虹 【答案】 B 【解析】 解:A、阳光下的树影的形成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由于光的直线传播,被树挡住后,树后面就会呈现出阴影区域,就是树影,故与题意不符; B、汽车倒车镜可以成后面物体的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符合题意; C、铅笔好像在水面折断是由于来自筷子的光从水中进入空气中发生了折射,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逆着光线看去,所看到的是铅笔的虚像,像比物体的位置高,属于光的折射,故与题意不符; D、雨过天晴,天空出现了美丽的彩虹,这是由于空气中有大量的水,将太阳光进行折射.由于不同颜色的光的折射程度不同,所以人们可以清晰地分辨出七种颜色的光,故与题意不符; 故选B. (1)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 (2)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3)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利用光学知识解释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此题与实际生活联系密切,体现了生活处处是物理的理念. 4.以下物理现象属于熔化形成的是(  ) A.厨房蒸笼旁的“白气”??????B.冬天清晨树叶上的“霜” C.夏天清晨小草上的“露珠”????D.蜡烛燃烧流出的“烛泪” 【答案】 D 【解析】 解:A、“白气”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是液化过程.不是熔化,故A不符合题意; B、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固态小冰晶.故B不符合题意; C、“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液态小水滴,故C不符合题意; D、蜡烛燃烧流出的“烛泪”,石蜡从固态变成液态,是熔化过程,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从六种物态变化定义进行判断: 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是熔化过程;物质从液体变为固态是凝固过程;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是液化过程;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是汽化过程;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是升华过程;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是凝华过程. 判断一种现象是什么物态变化,一定要分析现象原来和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hanhuawe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