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课件-松果体区占位的影像诊断.ppt

  1. 1、本文档共7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松果体区占位的影像诊断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影像科 林雪花 松果体区占位 松果体区正常解剖及病理基础 松果体区占位的影像表现 松果体区占位鉴别诊断 松果体区 松果体及其周围的结构 病理基础 大体病理:松果体周围包有结缔组织被膜,并深入松果体实质,分若干不规则小叶,各小叶细胞积聚成团。 组织病理:松果体细胞分主质细胞和支柱细胞。 主质细胞,数目较多。 支柱细胞,数目较少,约占5%。 大量凝固体,内含羟磷灰石和碳酸钙磷灰石,称脑沙 脑沙作用不详,幼年少见,在CT扫描上表现为钙化。 钙化 松果体钙化是颅内最常见生理性钙化之一,约75%以上正常成人表现有松果体钙化。绝大多数为生理性,没有临床意义,但应注意: 是否偏离中线 直径超过10mm(正常小于5mm) 10以下儿童(CT 6岁) 松果体区肿瘤 松果体区肿瘤不常见,约占所有颅内肿瘤的o.5%~2%.在儿童这种比率要高,约为3%~8%。 位置深在,与中脑、丘脑、大脑大静脉、大脑内静脉、四叠体等重要结构有密切关系。 确诊靠病理,特征性影像征象有助诊断 松果体占位 生殖细胞肿瘤:根据2000年WHO关于脑肿瘤的分类,生殖细胞肿瘤包括生殖细胞瘤、 畸胎瘤、胚胎性癌、卵黄囊瘤、绒毛膜癌和混合性生殖细胞瘤。 松果体实质肿瘤:松果体细胞瘤和松果体母细胞瘤 神经胶质肿瘤:星形细胞瘤 其他类型:脑膜瘤、松果体囊肿、表皮样囊肿及皮样囊肿、蛛网膜囊肿、脂肪瘤、大脑大静脉瘤 生殖细胞瘤(germinoma) 生殖细胞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颅内生殖细胞瘤最好发于松果体区.也是松果体区最常见的肿瘤,约占松果体肿瘤的50%左右 发病机制(两种学说) 主要发生在30岁以前的青少年,l 5岁最高峰。男性明显多于女性,约80%出现在男性。 临床以颅内压增高症状为最常见的表现。 诊断要点 CT 呈均质稍高密度或等密度 MRI T1加权图上常呈较均质的等信号或稍低信号,T2加权图呈较均质稍高信号(接近脑灰质信号) 增强扫描 肿瘤多数呈均质显著强化。 三脑室后部呈“V”形狭窄 ,整个肿瘤呈蝴蝶状 钙化的松果体受压偏离中线或包埋 放疗敏感 可多发;播散转移 多发 鞍上池、基底节区、脑室或脑实质其他部位 CT密度、MR信号及增强特点与松果体区瘤灶相同 男,22岁 播散转移 男,22岁,头痛8天,双眼上视障碍 畸胎瘤 (teratoma) 是松果体区第二个常见的肿瘤,仅次于生殖细胞瘤,约占松体肿瘤的15%。 发病年龄通常较生殖细胞瘤为早,主要见于20岁以前,尤以儿童多见,平均年龄约为1 2岁。 男性多见。 诊断要点 多数呈部分囊性,囊内成分复杂,可含有脂质、毛发和牙齿等结构,钙化(50%)和出血 CT:很不均质之混杂密度; MRI:很不均质信号,无论是T1WI还是T2WI。 骨和牙齿:特征性改变 脂肪:重要依据 增强扫描:肿瘤的囊性部分不强化,实质部分可轻度强化或不强化。 若肿瘤以实质为主,且增强很显著强化时则应考虑恶性畸胎瘤。 绒毛膜癌和胚胎性癌 罕见 易于发生出血、坏死、囊变 实验室化验检查 松果体细胞瘤和松果体母细胞瘤 起源于松果体主质细胞.是真正的松果体本身的肿瘤。 松果体细胞瘤少见,但多见于青年女性.是青年女性松果体区最常见的肿瘤。 松果体母细胞瘤为恶性肿瘤,在WHO组织学恶性度分类中属Ⅲ级。 松果体细胞瘤(pineocytoma)诊断要点 CT:稍高密度或等密度,较均质;周围无水肿。 MRI:T1WI上稍低信号或等信号,T2WI稍高信号或接近等信号。均质。 肿瘤较小,常仅局限于松果体区.一般不累及邻近结构。 瘤内可出现散在性钙化。 向前可压迫三脑室后部变形扩大,杯口状。 增强扫描肿瘤多呈轻度或中度均质强化 女,32岁,时有复视1+月 松果体母细胞瘤 (pineoblastoma)诊断要点 体积常较大,向周围结构浸润性生长。 肿瘤形状常不规则.可有明显的分叶,境界欠清楚。肿瘤内坏死出血常见。 CT:多呈等密度或稍高密度,不均质 MRI:与灰质信号相近 增强扫描时肿瘤显著强化 女,14岁,头痛16天 外院病理:松果体母细胞瘤 男,17岁,反复头昏、头痛伴呕吐8年,加重2个月 胶质瘤 主要为星形细胞肿瘤,主要起源于松果体周围脑实质结构,如顶盖、胼胝体压部、三脑室后部、丘脑等。 少数也可起源于松果体腺的纤维星形细胞。 随肿瘤生长,肿瘤向松果体区突出,形成松果体区肿块。 诊断要点 单纯根据CT密度、MR信号及强化表现难与松果体本身实质性肿瘤区别。 鉴别的要点是确定肿瘤的起源。 MR多方位图像观察,有助鉴别。 脑膜瘤 松果

文档评论(0)

喜宝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