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学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 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领土的作家。 下面是 题三义塔 近代鲁迅 三义塔者,中国上海闸北三义里遗鸠埋骨之塔也,在日本,农人共建。 奔霆飞熛歼人子,败井颓垣剩饿鸠。 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 精禽梦觉仍衔石,斗士诚坚共抗流。 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西村博士于上海战后得丧家之鸠,持归养之,初亦相安,而终化去。 建塔以藏,且征题咏,率成一律,聊答遐情云尔。 译文 三义塔是为纪念中国上海闸北三义里那只被救而又死去的鸽子,并埋葬其遗骨之塔。 此塔修建于日本,是当地爱好和平的农民共同修建的。 日本强盗轰炸上海闸北人民,饥饿的鸽子在瓦砾堆中幸存。 偶然遇到好心肠的日本友人,把这只劫后的鸪子带回东瀛。 鸽子死了还建筑起高塔纪念,日本农民常把它记挂在心田。 如果死去的鸽子从梦中醒回,将化作精卫鸟衔石填平东海。 消除战争种下的仇恨的种子,中日两国人民必将同仇敌忾。 西村真琴博士在上海战后救了一只失去家园的鸽子,并把这只鸽子带回到日本喂养,刚开始的时候还挺好,可是,鸽子最终还是死掉,遂为鸽子建冢以埋葬鸽子的尸骨,并且为冢的落成征求诗文,所以草率的写了这首七律,姑且表达深远的情谊罢了。 注释 塔对冢上立碑的美称。 鸠即鸽子,日本人称为堂鸠。 三义里当时上海闸北的一个里弄,焚毁于1932年1月上海抗战中。 奔霆飞熛ā指激战中枪炮和炸弹的轰击焚烧。 霆疾雷;熛火焰,原作焰。 败井被毁坏了的井。 颓垣ā倒塌了的墙。 垣墙。 值碰到。 大心宽厚的心。 瀛洲传说东海中的神山名,这里是指日本。 精禽指精卫鸟。 《山海经》中说炎帝的小女儿女娃在东海淹死,后变成精卫鸟,为了复仇,它不停地衔来西山的木石,要把东海填平。 这句是说死去的鸽子如能像梦醒似的复活,它也一定会像精卫鸟一样,去填平东海暗指向日本帝国主义讨还血债。 斗士指中日两国的反法西斯战士。 抗流抗击当时世界上的法西斯逆流。 劫波佛教用语,这里是指长时期的意思。 泯ǐ消去。 西村博士西村真琴1883-1956,日本生物学家。 一·二八事变时曾来上海。 持归带回日本去。 化去死去。 · 遐情远道来的情谊,指从日本来征求题咏。 云尔罢了。 创作背景 在日军侵华时期,日本生物学家西村真琴博士为了救援战争中的受伤者,于1932年2月作为服务团长到中国。 在上海郊外的三义里战乱的废墟里,发现了因饥饿飞不动的鸽子,便带回日本,取名三义,精心喂养。 为了表达两国人民的友善,他期待生下小鸽子后,作为日中友好象征送回上海。 可惜这只带回日本的鸽子后来遭遇黄鼠狼的袭击死亡,博士及周围人在悲痛之余决定将其立冢掩埋。 出于对鲁迅先生的景仰,西村博士修书一封细说原委,并将自己画的鸽子一并寄给在上海的鲁迅,表达了中日两国友好的愿望。 作者鲁迅于是在1933年6月21日写了这首诗。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寄情的七言律诗。 这也是一首应友人征请题咏的酬对诗。 这种诗在旧体诗中数量较多,一般都是通过写物寄托诗人的个人情怀;特别是出题而咏,多就事论事,很少生发开去表现出深广的主题。 但作者鲁迅的这首诗却借一小的具体事物——一只鸽子,一座为埋鸽而建的塔冢,生发出一个巨大深广的主题,揭露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人民的侵略,更把日本人民和日本帝国主义者严加区别,指出两国人民情如兄弟,展示随着时间的推移,待到劫波逝去,中日两国人民就将友好下去。 这首题咏的七言律诗,表现出如此巨大深广的主题,不但充分说明了作者的眼光和襟怀,也充分说明作者深厚的艺术功力审视题咏对象,发掘蕴含意义,形象自然地传情表意的能力。 这首诗的小引及诗后的跋文,对诗中所咏之物以及写诗的因由都交代得很清楚。 言虽不多,但有两点异常突出鸽子是上海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上海引起的一.二八事件闸北炮火下的剩存者;是日本友人将鸽子持归养之,鸽子死后又建塔以藏,表现出非一般的做法和感情。 全诗正是从这两点出发来立意、写实、遐想、抒情。 这首诗的首、颔两联完全是写实。 奔霆飞螵、败井颓垣形象地写出了日寇飞机轰炸上海闸北时的情景炸弹轰响,烈焰飞腾,墙倒屋塌。 歼人子是写死于血泊中的无辜平民百姓;剩饿鸠则点出这只丧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