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鉴赏:岑参《逢入京使》.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2]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   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   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   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   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下面是   逢入京使   唐代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译文   东望家乡路程又远又长,热泪湿双袖还不断流淌。   在马上与你相遇无纸笔,请告家人说我平安无恙。   注释   入京使进京的使者。   故园指长安和自己在长安的家。   漫漫形容路途十分遥远。   龙钟涕泪淋漓的样子。   卞和《退怨之歌》空山歔欷泪龙钟。   这里是沾湿的意思。   凭托,烦,请。   传语捎口信。   赏析   这首诗是写诗人在西行途中,偶遇前往长安的东行使者,勾起了诗人无限的思乡情绪,也表达了诗人欲建功立业而开阔豪迈、乐观放达的胸襟。   旅途的颠沛流离,思乡的肝肠寸断,在诗中得到了深刻的揭示。   故园东望路漫漫,写的是眼前的实际感受。   诗人已经离开故园多日,正行进在去往西域的途中,回望东边的家乡长安城当然是漫漫长路,思念之情不免袭上心头,乡愁难收。   故园,指的是在长安的家。   东望是点明长安的位置。   双袖龙钟泪不干,意思是说思乡之泪怎么也擦不干,以至于把两支袖子都擦湿了,可眼泪就是止不住。   这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表现思念亲人之情,也为下文写捎书回家报平安做了一个很高的铺垫。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这两句是写遇到入京使者时欲捎书回家报平安又苦于没有纸笔的情形,完全是马上相逢行者匆匆的口气,写得十分传神。   逢字点出了题目,在赶赴安西的途中,遇到作为入京使者的故人,彼此都鞍马倥偬,交臂而过,一个继续西行,一个东归长安,而自己的妻子也正在长安,正好托故人带封平安家信回去,可偏偏又无纸笔,也顾不上写信了,只好托故人带个口信,凭君传语报平安吧。   这最后一句诗,处理得很简单,收束得很干净利落,但简净之中寄寓着诗人的一片深情,寄至味于淡薄,颇有韵味。   岑参此行是抱着功名只向马上取的雄心的,此时,心情是复杂的。   他一方面有对帝京、故园相思眷恋的柔情,一方面也表现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豪迈胸襟,柔情与豪情交织相融,感人至深。   这首诗语言朴素自然,充满了浓郁边塞生活气息,既有生活情趣,又有人情味,清新明快,余味深长,不加雕琢,信口而成,而又感情真挚。   诗人善于把许多人心头所想、口里要说的话,用艺术手法加以提炼和概括,使之具有典型的意义。   在平易之中而又显出丰富的韵味,自能深入人心,历久不忘。   岑参这首诗,正是有这一特色。   创作背景   根据刘开扬《岑参诗集编年笺注·岑参年谱》,此诗作于公元749年天宝八载诗人赴安西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上任途中。   这是岑参第一次远赴西域,充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书记。   此时诗人34岁,前半生功名不如意,无奈之下,出塞任职。   鉴赏   这是一首边塞诗,盛唐时代,是边塞诗空前繁荣的时代,出现了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派,他们的创作为百花齐放的盛唐诗坛,增添了一支奇葩。   此诗约写于天宝八载749,这年岑参第一次从军西征,他辞别了居住在长安的妻子,跃马踏上了漫漫的征途,充任安西节度使高仙芝的幕府书记,西出阳关,奔赴安西。   岑参的从军,思想上有两根精神支柱一个支柱是建功边陲的理想在鼓舞着他,他曾自言功名只应马上取,真正英雄一丈夫。   《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另一个支柱是,他认为从军出塞。   是为了报效祖国,赴国家之急。   他曾自我表白万里奉王事,一身无所求,也知塞垣苦,岂为妻子谋。   《初过陇山途中呈宇文判官》正是基于这两点,所以他的边塞诗多数是昂扬乐观的,表现出唐军高昂的士气和震撼大地的声威。   但当一个战士踏上征途之后,他们不可能没有思乡的感情,也不可能不思念父母妻子。   高适《燕歌行》云铁衣远戌辛勤久,玉筋应啼别离后。   *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岑参的《逢入京使》所表现的就是对故园和家人的思念,这是真挚健康的感情,虽然调子不怎么高昂。   但不能认为是消极的、悲观的,尽管他流下了思乡之泪。   诗的第一句故园东望路漫漫是写眼前的实景。   故园指自己的家园,东望点明家园的位置,也说明自己在走马西行。   路漫漫三字,说明离家之远。   诗人辞家远征,回首望故乡,自觉长路漫漫,平沙莽莽,真不知家山何处?漫漫二字,给人以茫茫然的感觉。   下句诗双袖龙钟泪不干写思乡的情状。   思乡之泪,龙钟交横,涕泗滂沱,这多少有点夸张,但夸而有节,饰而不诬《文心雕龙·夸饰》篇。   仍不失

文档评论(0)

kanghao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