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赏析:姜夔《扬州慢·淮左名都》.docxVIP

诗词赏析:姜夔《扬州慢·淮左名都》.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品秀拔,体态清莹,气貌若不胜衣,望之若神仙中人。   往来鄂、赣、皖、苏、浙间,与诗人词家杨万里、范成大、辛弃疾等交游。   庆元中,曾上书乞正太常雅乐,他少年孤贫,屡试不第,终生未仕,一生转徙江湖,靠卖字和朋友接济为生。   他多才多艺,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词格律严密。   其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有《白石道人歌曲》等。   姜夔对诗词、散文、书法、音乐,无不精善,是继苏轼之后又一难得的艺术全才。   下面是   扬州慢·淮左名都   宋代姜夔   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   夜雪初霁,荠麦弥望。   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   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   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   过春风十里。   尽荠麦青青。   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渐黄昏,清角吹寒。   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   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译文   淳熙年丙申月冬至这天,我经过扬州。   夜雪初晴,放眼望去,全是荠草和麦子。   进入扬州,一片萧条,河水碧绿凄冷,天色渐晚,城中响起凄凉的号角。   我内心悲凉,感慨于扬州城今昔的变化,于是自创了这支曲子。   千岩老人认为这首词有《黍离》的悲凉意蕴。   扬州自古是淮南东路的名城,这里有游览胜地竹西亭,初到扬州我解鞍下马作停留。   当年那春风十里繁华街道,如今却是荞麦青青孤单可怜。   自从金兵侵犯长江流域以后,连荒废的池苑和古老的大树,都厌恶再提起那场可恶的战争。   临近黄昏凄清的号角已吹响,回荡在这座凄凉残破的空城。   杜牧曾以优美的诗句把你赞赏,今若重来定会为你残破而惊。   纵使有豆蔻芳华的精工词采,纵有歌咏青楼一梦绝妙才能,也难抒写此刻深沉悲怆感情。   二十四桥依然完好毫无损伤,桥下波心荡漾一弯冷月寂寞。   想那桥边红芍年年花叶繁荣,不知年年有谁欣赏为谁而生?   注释   扬州慢词牌名,又名《郎州慢》,上下阕,九十八字,平韵。   此调为姜夔自度曲,后人多用以抒发怀古之思。   淳熙丙申淳熙三年1176。   至日冬至。   维扬即扬州今属江苏。   荠麦荠菜和野生的麦。   弥望满眼。   戍角军营中发出的号角声。   千岩老人南宋诗人萧德藻,字东夫,自号千岩老人。   姜夔曾跟他学诗,又是他的侄女婿。   黍离《诗经·王风》篇名。   据说周平王东迁后,周大夫经过西周故都,看见宗庙毁坏,尽为禾黍,彷徨不忍离去,就做了此诗。   后以黍离表示故国之思。   淮左名都指扬州。   宋朝的行政区设有淮南东路和淮南西路,扬州是淮南东路的首府,故称淮左名都。   左,古人方位名,面朝南时,东为左,西为右。   名都,的都会。   解è鞍少驻初程少驻,稍作停留;初程,初段行程。   春风十里杜牧《赠别》诗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这里用以借指扬州。   胡马窥江指金兵侵略长江流域地区,洗劫扬州。   这里应指第二次洗劫扬州。   废池乔木废毁的池台。   乔木残存的古树。   二者都是乱后余物,表明城中荒芜,人烟萧条。   渐向,到。   清角凄清的号角声。   杜郎即杜牧。   唐文宗大和七年到九年,杜牧在扬州任淮南节度使掌书记。   俊赏俊逸清赏。   钟嵘《诗品序》近彭城刘士章,俊赏才士。   豆蔻形容少女美艳。   豆蔻词工杜牧《赠别》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青楼*院。   青楼梦好杜牧《遣怀》诗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二十四桥扬州城内古桥,即吴家砖桥,也叫红药桥。   红药红芍药花,是扬州繁华时期的名花。   赏析   姜夔在这首词里用了他常用的小序。   小序的好处就在于交代写作的缘由和写作的背景。   而这首小序则更明确地交代了这首词的写作时间、地点、原因、内容、和主旨。   让人更好地、更深入地了解词人写作此词时的心理情怀。   全词分为上下两阕。   但两阕的写作手法都是运用一种鲜明对比,用昔日扬州城的繁荣兴盛景象对比现时扬州城的凋残破败惨状,写出了战争带给了扬州城万劫不复的灾难。   词的上阕,写出了词人亲眼目睹的景象和自身心理感受。   写出了扬州城在胡马窥江去后令人痛心不已的凋残和败坏景象。   词人先从自己的行踪写起,写自己初次经过扬州城,在的竹西亭解鞍下马,稍作停留。   走在漫长的扬州道上,词人所见到的全部是长得旺盛而齐整的荠麦。   而昔日那个晚唐诗人杜牧对扬州城美景的由衷溢誉一去不复返。   自金人入侵后,烧杀掳掠,扬州城所剩下的也只是废池乔木的了。   人们说起那场战争,至今还觉得心有余悸和刻骨痛

文档评论(0)

tangtianxu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