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赏析:姜夔《淡黄柳·空城晓角》.docxVIP

诗词赏析:姜夔《淡黄柳·空城晓角》.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品秀拔,体态清莹,气貌若不胜衣,望之若神仙中人。   往来鄂、赣、皖、苏、浙间,与诗人词家杨万里、范成大、辛弃疾等交游。   庆元中,曾上书乞正太常雅乐,他少年孤贫,屡试不第,终生未仕,一生转徙江湖,靠卖字和朋友接济为生。   他多才多艺,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词格律严密。   其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有《白石道人歌曲》等。   姜夔对诗词、散文、书法、音乐,无不精善,是继苏轼之后又一难得的艺术全才。   下面是   淡黄柳·空城晓角   宋代姜夔   客居合肥南城赤阑桥之西,巷陌凄凉,与江左异。   唯柳色夹道,依依可怜。   因度此阕,以纾客怀。   空城晓角,吹入垂杨陌。   马上单衣寒恻恻。   看尽鹅黄嫩绿,都是江南旧相识。   正岑寂,明朝又寒食。   强携酒、小桥宅。   怕梨花落尽成秋色。   燕燕飞来,问春何在?唯有池塘自碧。   译文   我居住在合肥南城赤阑桥之西,街巷荒凉少人,与江左不同。   只有柳树,在大街两旁轻轻飘拂,让人怜惜。   因此创作此词,来抒发客居在外的感受。   拂晓,冷清的城中响起凄凉的音乐声。   那声音被风一吹,传到垂柳依依的街头巷口。   我独自骑在马上,只着一件到单衣裳,感觉有阵阵寒气袭来。   看遍路旁垂柳的鹅黄嫩绿,都如同在江南时见过那样的熟悉。   正在孤单之间,明天偏偏又是寒食节。   我也如往常带上一壶酒,来到小桥近处恋人的住处。   深怕梨花落尽而留下一片秋色。   燕子飞来,询问春光,只有池塘中水波知道。   注释   赤阑桥红色栏杆的桥。   江左泛指江南。   纾消除、抒发。   晓角早晨的号角声。   恻恻凄寒。   鹅黄形容柳芽初绽,叶色嫩黄。   岑寂寂静。   小桥后汉乔玄次女为小桥,此或借之谓合肥情人。   赏析二   宋光宗赵惇绍熙二年1191,姜夔寄居合肥,这首词就是这年春天在合肥写的。   如小序所说,作者写这首词的目的是以纾客怀,可是,通篇都是写景,作者寄居异乡的惆怅,伤时感世的愁绪,尽在不言之中。   上片首二句先写巷陌凄凉。   作者写作这首词的历史时期,合肥离南宋的边防线不是太远,是所谓边城。   空城写出城内萧条冷落;晓角增添了气氛的悲凉。   马上单衣寒恻恻,写巷陌中的人物,也就是作者自己在异乡边地的感受。   看尽两句又转入写景,眼前的柳色鹅黄嫩绿,和江南十分相似,都是江南旧相识,流露出淡淡的思乡情绪。   过片正岑寂三字,承上启下,由柳色想到江南的故乡,但这里毕竟不是故乡,如小序所说,与江左异,因此才有岑寂之感。   正字引出下文,转写寒食时节。   强携酒句的强字,写出满怀愁绪,本来已无心访人饮酒,但适逢佳节,只好强携酒,小桥宅,去找情侣过节,无非是敷衍应景。   怕字又一转,写作者对春天的留恋,本来无心赏春,而当梨花落尽时,眼前会尽成秋色,那是会更添惆怅的。   结尾三句,紧承上句,叙写春将逝去,当燕燕飞来之时,就只有一池绿水了。   惋惜春光逝去,在写春景中反映边城的凄凉,作者意在排解愁绪,实际上却不自觉地流露出无限烦恼,家国隐恨。   全词意境凄清冷隽,造句朴素自然,用语清新质朴,绝无矫柔造作的痕迹。   本词以写景为主,情在景中。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一书中谈词的境界时说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姜夔这首《淡黄柳》是有我之境。   在柳色春景的描写中,作者的万般愁绪,无限哀怨之情,也就巧妙自然,不着痕迹地表现出来。   简析   题解   此词是写作者客居合肥的心感。   金人入侵,由于南宋小朝廷偏安江南一隅,江淮一带在当时已成边区。   符离之战后,百姓四散流离,一眼望去,满目荒凉。   合肥的大街小巷,多植柳树。   作者客居南城,其时已近寒食,春光明媚。   但人去苍茫,只有绿柳夹道,仿佛在向作者呜呜倾诉,有感于此,作者便作了这首《淡黄柳》。   评解   宋光宗赵淳绍熙二年1191年,姜夔寄居合肥,此词就是这年春天在合肥写的。   姜夔在合肥的相好是姐妹二人。   他在《解连环》词中云为大乔拨春风,小乔妙移筝,雁啼秋木。   乔字也作桥。   故小桥宅定指恋人处所无疑。   郑文焯说小桥宅即赤栏桥西作者客居之所,然而自己大清早携酒到自己的住宅,意实格。   结拍三句虚写自己的心情及与恋人赏春时所见之景色。   姜夔之词,在自伤中带有强烈的时代色彩。   陈廷焯说南渡之后,国势日非。   百石目击心伤,多于词中寄慨。   ……特感慨全在虚处,无迹可寻,人自不察耳《白雨斋词话》。   此为知言。   合肥本长江腹地之名城,南宋时却已成边境城市,满目疮痍。   作者之伤感,即为此而发。   与《扬州慢》淮左名都的黍离之悲有相似之处。   作者写作这首词的历史时期,合肥离南宋的边防线不是太远,所谓边城是也。

文档评论(0)

tangtianxu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