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 * * * * * * 第十讲 中 国 近 代 建 筑 一 中国近代社会背景及简史 中国近代建筑发展分期 中国近代建筑成就 四 中国近代建筑形式与建筑思潮 五 中国近代建筑教育与机构 * 一 中国近代社会背景及简史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开放广州、上海、厦门、福州、宁波; 1860年 洋务运动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1895年马关条约 1898年 维新运动,1901年 新政 1911年 国民政府成立 1919年 五四运动 1937年 抗日战争爆发 1949年 新中国成立 1927年 国民党政府定都南京 * 二 中国近代建筑发展分期 建筑发展特征:本时期是中国近代建筑发展早期,在一些开放城市出现了新城区(租界),由于生产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新的建筑不断出现,但新建筑无论在类型上,还是在数量规模上都还十分有限。 1 19世纪中叶到19世纪末 * 二 中国近代建筑发展分期 这是中国近代建筑主要发展的时期。本时期建筑发展主要特征有: 1)马关条约的签订,是中国大门完全向西方打开,西方建筑对中国的影响越来越大; 2)1927年南京国民党政府成立,中国建筑赢得短暂繁荣发展期。 2 19世纪末到20世纪30年代末 *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建筑活动几乎停滞,但现代建筑思潮的传播却没有停止:1942年黄作燊创办上海圣约翰大学建筑系;1946年梁思成在清华大学建筑系推行“体形环境”建筑教学。 二 中国近代建筑发展分期 3 20世纪30年代末到40年代末 * 三 近代中国建筑成就 1 近代城市 1)城市类型 主体开埠城市:如上海 天津等 局部开埠城市:如广州 长沙等 交通枢纽城市:如郑州 石家庄等 工矿专业城市:如唐山 抚顺 焦作等 * 城市供水:1883年上海杨树浦水厂 城市供电:1882年上海电光公司 城市公共交通:电车 公共汽车 三 近代中国建筑成就 2)城市建设 * 三 近代中国建筑成就 居住建筑:近代中国的居住建筑,可以处分为三大类别。一是传统住宅的延续发展,二是西方国家传入和引近的新型住宅,三是由传统住宅适应城市近代生活演进的新住宅类型,如上海石窟门建筑,广州骑楼等。 2 近代建筑 1)建筑类型: * 石 窟 门 建 筑 * 骑 楼 * 三 近代中国建筑成就 2 近代建筑 1)建筑类型: 公共建筑:大型商业建筑,金融建筑,文化教育建筑,交通建筑,行政会堂建筑等。 工业建筑:单层工业建筑和多层工业建筑。 2)建筑技术: 建筑材料;水泥(1889年),玻璃(1904年),机制砖瓦(20世纪初),钢铁等。 建筑结构; 建筑设备与施工等。 * * * 四 建筑形式与建筑思潮 二 传统复兴----中国固有形式 一 洋式建筑:折衷主义基调 1 早期殖民地式 2 欧式古典建筑 * 四 建筑形式与建筑思潮 二 传统复兴----中国固有形式 1 三种表现特征: 宫殿式;混合式;以装饰为特征的现代式。 2 中国固有形式思潮形成的原因 1)西方技术的科学性和先进性; 2)中国近代的爱国主义思潮; 3)中国传统的文化特质; 4)建筑师的素质。 3 中国固有形式思潮代表建筑:南京中山陵 * 中山陵是我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陵墓,它坐落在江苏省南京市东郊钟山东峰小茅山的南麓,西邻明孝陵,东毗灵谷寺,设计方 案是1925年通过设计竞赛而采用获头奖的吕彦直方 案,于1926年奠基,1929年建成。中山陵的建筑风格中西合壁,钟山的雄伟形势与各个牌坊、陵门、碑亭、祭堂和墓 室,通过大片绿地和宽广的通天台阶,连成一个大的整体,显得十分庄严雄伟,既有深刻的含意,又显得十分庄严雄伟,更有宏伟的气势,设计非常成功,所以被誉为“中国近代建筑史上的第一陵”。 南京中山陵 * 南京中山陵坐北朝南,傍山而筑,由南往北沿中轴线逐渐升高,依次为广场、石坊、墓道、陵门、碑亭、祭堂、墓室。 * * 中山陵祭堂 * * 五 建筑教育与机构 1 建筑教育 中国近代建筑教育的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是留学,二是自办。在时间上来说,留学在前,自办教育在后 。 1)留学: 2)自办: 1923年9月,柳士英创办苏州公专建筑科,开我国自办建筑教育先河。 * 我国高等学校的第一个建筑系于1927年在东南大学诞生,它的前身是苏州工业专科学校设建筑科。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