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00人交流群432529468,仅限注规考试!!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乡村发展常态及转型研究
宫远山,申振,王柄荃
摘要: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乡村转型发展不单是稳定推进农业人口城镇化的权宜之计,更是实现农业现
代化、传承中国农耕文化的长久战略选择。本文探究了新时期乡村发展的常态,包括乡里家庭社会解构、
乡俗文化价值断裂、乡村物质空间衰败和乡土资源重新整合。本文认为新时期乡村转型发展应超越简单的
物质空间建设,需要从实现乡村复兴的角度去思考乡村发展的路径,提出了生态环境维育保护、物质空间
精明收缩、产业发展多元融合、配套设施服务均好和乡俗文化有机渗透等策略。最后以沈阳市沈北新区吴
家宜居乡村建设为例,论证新常态下乡村转型发展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 城乡统筹 发展常态 乡村转型
1 新型城镇化与乡村建设发展
2014 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3.7%,其中户籍人口城镇化率约36%,约有2.7 亿的
农民工仍然游离于城乡社会结构中。农民打工经济与我国社会经济和城镇化发展密切相关,
而他们却面临“回不去的乡村,扎不下根的城”的尴尬窘境:一方面,城市发展在享受农民
工劳动红利的同时,却无法给予他们和城市居民同等的社会保障。他们无法真正融入城市生
活,更难以在城市中找到精神归属。同时很多农民工不愿意放弃农村土地,由过去农民转变
身份难的问题已经演化成为农民没有转变身份的意愿。另一方面,乡村人口自发流动导致的
农村传统社会的解构,其弊端日益凸显,不断为人们所诟病,例如大量人口异地迁移造成了
[1]
输出地农村的“空心化”,和“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等困境 。乡村建设发展停滞不
前,逆水行舟,整体处于衰落之中。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提出了“城乡统筹”的发展路径。所谓城乡统筹,
就是把城镇化的视角更多地放到农村。城镇化必须兼顾两头,既促进城镇发展,也要利于农
[2]
村和农民生活的稳定 。多年来城乡矛盾和繁芜的社会经济问题也使我们清楚地认识到,乡
村问题构成了中国城镇化的基础与核心,甚至成为会影响中国现代化成败和社会的长期稳定
的决定因素。因此,乡村建设发展对于城镇化有重大深远的意义:不单是稳定推进农业人口
城镇化的短期权宜之计,更是实现农业现代化、传承中国农耕文化的长久战略选择。
2000人交流群432529468,仅限注规考试!!
2 新时期乡村发展常态
在工业化、城镇化浪潮巨大冲击下,乡村社会经济结构、生产生活方式、物质空间环境
和文化价值认知等方面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大背景下,乡村也迎来了新
的发展常态,成为了乡村发展困境的主要因素。
2.1 乡里家庭社会解构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推进,乡村人口持续向城镇转移,极大地削弱了乡村自身价值与
发展活力。至2000 年起,乡村外出务工总量逐年增加,截止至2014 年已达到2.7 亿人,平
[3]
均年龄38.3 岁,20-50 岁年龄结构占总量79.4% 。大量的人口迁移势必会冲击传统乡村以
家庭邻里为单元的社会结构,突出体现在高离婚率、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等问题。同时,留
守人群长期沉淀会对乡村的社会经济结构和空间组织形态带来结构性影响。
2.2 乡俗文化价值断裂
在城镇化、市场化和全球化的共同作用下,乡土风俗文化面临着自我断裂和资本驱动的
双重压力。人口的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黄土丘陵沟壑区新型农村社区的形制研究.pdf
- 基于“多元治理主体”的乡村建设特征研究——河南省信阳市郝堂村的实证.pdf
- 基于“共同缔造”理念的“景中村”整治探索——厦门东坪山社实践与思考.pdf
- 基于“生活圈”理论的村庄布局规划——以泗洪县为例.pdf
- 基于AHP的灾后新农村建设居民满意度评价——以都江堰为例.pdf
- 基于TDZ理论的乡村旅游空间模式研究——以珠海斗门“幸福村居”乡村风情带为例.pdf
- 基于保护与发展平衡的传统村落规划策略探析.pdf
- 基于城乡共生关系重塑的农村转型路径初探.pdf
- 基于集体组织的乡村旅游业多元价值实现方法.pdf
- 基于精明收缩的区边村发展与开发区工业用地更新协调融合.pdf
- 新型城镇化下自然村落收缩的类型与机制研究doc.pdf
-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实践中土地价值优化方式初探.pdf
- 新型农村社区居住空间规划设计策略探索——以湖北省蕲春县三码河新型农村社区为例.pdf
- 延续历史文化村镇独特性的设计方法初探.pdf
- 以城乡统筹战略引领重庆乡村规划建设.pdf
- 以环境整治为主的村庄规划编制方法探究——以河北太行山地区顾家台村为例.pdf
- 与风景区互动的乡村旅游规划对策探索——以宿迁市X镇Y村为例.pdf
- 在地营建:传统村落环境的“接续性”设计实践——以历史文化名村英谈为例.pdf
- 制度变迁视角下的乡村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研究——以诸城市个村庄的小学设施为例.pdf
- 中部大城市近郊乡村建设影响因子分析及政策引导研究——以六安市规划区范围内个乡镇为例.pdf
最近下载
- 2025年辽宁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英语模拟试卷试题(含答案).pdf VIP
- 螺纹联接与螺旋传动介绍.ppt VIP
- 《大学美育》教案 第13课 光影流转的传奇 影视之美(二).docx VIP
- 小学生3500个常用汉字归类(带拼音).pdf VIP
- 《大学美育》教案 第12课 光影流转的传奇 影视之美(一).docx VIP
- 《大学美育》教案 第11课 五彩缤纷的世界:绘画之美(二).docx VIP
- Dahua大华以太网交换机(桌面式管理型)_WEB使用说明书_V1.0.0.pdf
- 党校中级考试资料.docx VIP
- (2025秋新版)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docx
- 智能体@AEI:Agentic Al,开启企业融合智简运维新范式.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