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使用重組活化的第七凝血因子(rFVIIa)在第三級兒童醫學中心的全面回顧
高雄長庚紀念醫院 小兒血液腫瘤科 蕭志誠醫師
背景:重組活化的第七凝血因子是為了治療血友病合併抗體的患者而研發的一種血液凝固製劑,但陸續有不少的病例報告確立了它在非血友病患者的治療角色。然而,這些個案報告不能明確規範重組活化第七凝血因子使用的適應症範圍,因此我們統計我們醫院這六年中(2000-2005)使用重組活化第七凝血因子的臨床經驗。
方法:在多倫多病童醫院,凡是使用重組活化第七凝血因子,都必須經由輸血部門作電腦登錄,因此可由病人名單中得知當時使用重組活化第七凝血因子的適應症及臨床數據。
結果:這六年中共有111人共使用了7,016,400 ug的重組活化第七凝血因子,其中23人是先天性出血性疾病,包括10位血友病患者合併抗體,平均用量每人每天的用量為24945 ug,平均使用11天,最主要使用於肌肉骨骼出血、顱內出血及開刀前後的出血問題;7位先天性第7因子缺乏症,6位血小板功能異常者(5位Glanzmann’s thrombathenia,1位Bernard Soulier Syndrome)。這23位病人重組活化第七凝血因子的總使用量占總量的79.9%.。而其餘88人無先天性出血性疾病,包括10位骨髓移植患者,皆因肝功能異常及INR延長,而造成的腸胃道出血及手術出血,且對傳統血液製劑(platelets, fresh frozen plasma, cryoprecipitate)治療無效者;13位血小板低下症患者,其血小板低於2萬,對輸血及免疫治療無效,而正在出血的病人;15位因猛爆性肝臟衰竭而必須做肝臟移植的病人,其中9位只於開刀當日給予,另6位使用於開刀前後多日,最常者10天;37位病人是在做心肺繞道手術或ECMO當日給予少量重組活化第七凝血因子;11位INR延長(1.2INR3)對FFP或維他命K無效;1位原因不明的硬腦膜下出血,1位白血病兒童因antiphospholipid抗體而造成的APTT延長,為了執行脊髓鞘穿刺而給予;和1位Wilms’ 腫瘤合併後天性Von Willebrand’s疾病而造成的APTT延長,為了執行腎臟切片而給予。總之,這六年來每年重組活化第七凝血因子的用量,已經增加了10倍。
結論:血友病的病人因為需多次反覆治療,因此使用了大量的重組活化第七凝血因子,而非血友病的病人雖然不常使用而且只用小劑量,但此部分的使用量顯然正大幅成長之中,似乎已經造成了不小的臨床及經濟問題。
摘譯自Pediatr Blood Cancer 2008;50:1013–17.
使用活化第七因子治療急性腦出血的效果及安全性
成大醫院小兒血液腫瘤科鄭兆能摘譯
腦出血是中風的病人中最難治療的,先前同作者在2005年時,於NEJM發表了recombinant activated factor VII (rFVIIa, Novoseven?)在腦出血病人的 Phase II的報告,結論是在腦出血後四小時內給予Novoseven?可以侷限血塊變大的程度、減少死亡率、改善腦出血後90天的功能性預後,產生血栓的副作用稍微增加。這篇是延續的Phase III的臨床試驗。
研究方法:排除出血後昏迷指數就小於5分、預計24小時內要手術清除血塊、以及有其他危險因素存在或原本已有失能的病人;在自發性腦出血後4小時內,隨機分配病人成三組,對照組、接受低劑量組(20ug/kg)及標準劑量組80ug/kg,研究測量的結果(end point)是90天後依照modified Rankin scale(分成6級)的功能評估中死亡(第6級)或嚴重失能(severe disability)(第5級)的比率。血塊大小的變化是以發生出血時、24小時、72小時所做的電腦斷層檢查,利用特殊軟體所計算。
結果:共收案841位病人,對照組(n=268)、低劑量組(n=276) 、標準劑量組(n=297),接受標準劑量的病人在血塊變大的程度明顯較低(三組平均血塊增加的體積分別是26%、18%、11%,p0.001);比起對照組,低劑量組血塊變大的程度少2.6ml、標準劑量組少3.8ml。不過,即使如此,出血後90天的死亡或嚴重失能的比率並無顯著差異。此外,發生血管栓塞副作用的比率三組也都差不多;然而,動脈栓塞的比率在標準劑量組比起對照組似乎較高(9% vs 4%, p=0.04)
討論:這個Phase III的結果與Phase II的結果並不一致,作者探討可能的原因有隨機分配的三組病人並不平均、治療組的動脈栓塞比率較高影響預後、有些年紀較大的病人是因其他原因的失能或死亡、以及整體的腦出血預後因照顧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