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岭牛新品种的选育.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部分 品种选育及杂种优势利用 云岭牛新品种的选育※ 1※※ 1 1 1 1,2 1,2 1 黄必志 ,王安奎 ,金显栋 ,张继才 ,亐开兴 ,和占星 ,杨国荣 , 1 1 1 1 1,2 1,2 1 杨 凯 ,杨世平 ,付美芬 ,赵 刚 ,王 喆 ,刘建勇 ,袁希平 (1.云南省草地动物科学研究院,昆明小哨 650212 ; 2.云南省肉牛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昆明小哨 650212 ) 中图分类号:S823.2 文献标识码:A 摘 要:云岭牛新品种育种始于1983 年,由婆罗门牛(Brahman )、莫累灰牛(Murray Grey )和云南黄 牛(Yunnan Yellow cattle )三元杂交选育而来。育种过程中,先用莫累灰公牛与云南黄牛杂交,产生莫 云杂,再以婆罗门牛为终端父本,形成含1/2 婆罗门牛•1/4 莫累灰牛•1/4 云南黄牛血缘的云岭牛新品种。 培育过程中建立了核心育种场、扩繁场、商品改良饲养场三位一体的开放式育种模式,采用同质选配, 应用BLUP 法,不断吸纳优秀个体,通过横交选育,最后形成体型外貌特征一致,遗传性能稳定的云岭 牛群。云岭牛较好地综合了婆罗门牛、莫累灰和云南黄牛三个亲本生长快、育肥性能好、繁殖率高、抗 蜱、适应性强等优良特性,相比于较大型肉牛品种,云岭牛的采食量较小,饲料报酬较高;在肉质方面, 按照日本和牛肉分割与定级标准, 24 月龄云岭牛育肥牛,70%个体的肉品质达到A3 以上等级,口感惬 意、多汁、滋味好,可与日本神户牛肉相媲美。 关键词:云岭牛 新品种 三元杂交 选育 云岭牛新品种选育工作始于中澳技术合作计划“云南牲畜和草场发展”项目(1983-1991),随后在 “八五”期间,由云南省攻关研究计划立项“云南热带亚热带肉牛品种杂交组合及选育研究”,最终从 11 个杂交组合中筛选出BMY 组合作为选育素材,其血缘构成为1/2 婆罗门牛•1/4 莫累灰•1/4 云南黄牛。 在此基础上,“九五”期间,云南省攻关研究计划立项——“云南省肉牛杂交优势利用和配套技术研究”, 在试验结果较为理想的情况下,“十五”期间云南省攻关研究计划立项实施“云南热带亚热带肉牛新品 系(种)选育研究”,旨在通过育成杂交方式,结合人工授精、MOET 及群选群育开放式育种等技术, 经过杂交创新、横交选育、自群繁育形成云岭牛新品种,改变云南黄牛体型较小、生长速度慢、个体产 品率低,莫累灰牛耐热抗蜱、耐粗饲能力差,婆罗门牛产肉和繁殖性能低等缺陷。同时保留云南黄牛适 应性强、耐粗饲、肉风味好,莫累灰牛生长快、繁殖性能高、肉质好,婆罗门牛耐热抗蜱易饲养管理等 优良特性,经过严格的选种选育和扩群繁育,最终培育出一个肉牛新品种。30 年来,在相关部门、兄弟 单位和企业的关心、支持和帮助下,通过技术人员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努力和联合攻关,达到了预期 目的。目前,云岭牛已自群繁育6 个世代,核心群四世代以上基础母牛存栏648 头(世代间有重叠); ※基金项目:云南省科技厅“BMY 牛繁育技术及繁育体系构建”(2012ZA024)、“肉牛良种资源选育及高效杂交组合利用” (2008LA018)、“BMY 牛优良性状的形成机制及对比评价研究” (2013FC004)及国家肉牛产业技术体系(CARS-038)资助。 ※※作者简介:黄必志(1964 – ),男,云南腾冲人,研究员,从事肉牛育种和草产品开发。E-mail: hbz@ynbp.cn ,Tel.: 0871。 • 129 • 2014 中国牛业进展 选育区存栏自繁四代以上的基础母牛群3800 头。 1 育种背景 传统上,我国的黄牛以役用为主,农户分散饲养,管理比较粗放,其外貌特点是:皮薄骨细,肌肉 结实,富有线条,皮下脂肪不发达。体型多呈前躯发达、后躯尖斜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