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节 支护与围岩相互作用特点及设计模式 (四)经验设计模式 从当前地下工程设计现状来看,多数情况是依靠经验设计的,甚至有的提出“在隧道力学中不可能进行计算,只能给以必要的假设”,并指出“首先是提出一个大致简化的力学模型,然后根据某些经验和工程师的直观来判断”,经验设计的原则大致是: (1)对围岩要有一个分级,根据隧道的地质调查结果编制。 (2)编制适合各级围岩的支护体系参数; (3)编制适合各级围岩的施工流程; (4)进行施工量测,掌握岩体动态,及时修改支护参数及施工流程。 第1页 第四节 锚喷支护的力学作用及锚固机理 一、 喷锚支护与传统支护的区别 (一)对围岩和围岩压力的认识 传统支护设计是建立在围岩“松散压力”基础上。 锚喷支护设计是建立在围岩变形而形成的形变压力。 (二)围岩与支护间相互关系上 传统支护把围岩与支护分开去考虑,形成“荷载——结构”体系。 锚喷支护把围岩与支护视作统一体,组成“围岩——支护”体系。 (三)支护功能与作用原理上 传统支护是产生的荷载而存在,是防止围岩崩塌,作用是被动消极的。 锚喷支护是以围岩稳定为目的,立点是及时加固围岩。作用是主动积极。 (四)设计计算方法上 传统支护设计与一般结构物没有本质差异,不同处是荷载确定要分析复杂的围岩,考虑围岩“抗力”作用。 锚喷支护是把围岩与支护视作共同作用的统一体。荷载是岩体地应力,围岩与支护共同受载。 第1页 第四节 锚喷支护的力学作用及锚固机理 二、锚喷支护的特点 比传统支护优越,主要是在机理和工艺上具有独特的工作特性。 (一)及时性 由于工艺本身的原因,能做到支护及时迅速,可在挖掘前超前支 护,喷混凝土早强和全面密贴性能,保证支护及时和有效性。 (二)粘贴 性 喷混凝土同围岩能密贴粘结。产生三种作用: 1、“联锁”:将被裂隙分割的岩块粘联在一起,使岩块咬合镶嵌 2、“复合”:围岩与支护结成一个复合体,保证二者径向和切向上都共同工作。 3、“增强”:由于喷射混凝土充填围岩凹穴,提高了围岩的强度,同时减少了围岩应力集中。 第1页 第四节 锚喷支护的力学作用及锚固机理 (三)柔 性 锚喷支护属于柔性薄型支护。虽然喷混凝土是一种脆性材料,但其施工工艺上的特点,与岩体密贴粘结,使它有可能喷得很薄,所以呈现一定柔性,这种柔性可通过分次喷层的方法进一步发挥。锚杆也属柔性支护,因其加固的岩体,可以允许岩体有较大的变形而不破坏,甚至能同被加固的岩体作整体移动,仍能保持相当大的支撑抗力。 (四)深入性 所谓深入性指锚杆能深入岩体内一定深度加固围岩的。按一定方式、间距布置的锚杆群,可以提高围岩锚固区的强度和整体性,改善围岩应力状态。 第1页 第四节 锚喷支护的力学作用及锚固机理 (五)灵活性 是锚喷支护十分重要的工艺恃点,其主要如下方面: (1)锚喷支护的类型和参数可根据各段不同的地质条件而随时调整。 (2)施作工艺的可分性 (3)广泛的适用性 (六)封闭性 喷混凝土能及时施作,全面密贴,能及时阻止洞内水对围岩的侵蚀,并阻止地下水的渗流。 三、锚喷支护各支护类型的功能 (—)喷射混凝土 第1页 第四节 锚喷支护的力学作用及锚固机理 喷射混凝土的作用与效果 概念图 (1)支承围岩 喷层与围岩密贴粘结,防止围岩强度恶化.阻止不稳定块体的塌滑。 (2)“卸载”作用 能有控制使围岩在不出现有害变的前提下,进入一定的塑性:从而使围岩“卸载”。 (3)填平补强围岩 填充表面凹穴,使裂隙分割的岩块层面粘联,保持岩块间的咬合、镶嵌作用。 (4)复盖围岩表面 喷层直接粘贴岩面,形成防风化和止水的防护层:并阻止节理裂隙中充填物流失。 (5)阻止围岩松动 紧跟掘进及时进行支护,早期强度较高,能及时向围岩提供抗力,阻止围岩松动. (6)分配外力 通过喷层把外力传给锚杆、网架等,使支护结构受力均匀分担。 第1页 第四节 锚喷支护的力学作用及锚固机理 锚杆的作用效果 概念图 (1)支承围岩 限制约束围岩变形,并向围岩施加压力,洞室内表面附近的围岩保持三轴应力状态,制止围岩强度的恶化。 (2)加固围岩 系统锚杆的加固,使围岩中松动区的节理裂隙、破裂面等得以联结,有助于裂隙岩体和松动区形成整体成为“加固带”。 (3)提高层间摩阻力.形成“组合粱” 对于水平或缓倾斜的层状围岩,用锚杆群能把数层岩层连在一起.增大层理间摩阻力,从结构力学观点来看,就是形成“组合粱”。 (4)“悬吊”作用 指防止个别危岩的掉落或滑落,用锚杆将其同稳定围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海南省乡村旅游用地精细化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pdf VIP
- 10kV变压器及高低压柜安装施工方案 - 电气安装工程.docx VIP
- 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 三角形 练习题.doc VIP
- GST-QKP04型气体灭火控制器检验报告.pdf VIP
- 专题13 看图写话-2022-2023学年二年级语文上册寒假专项提升(部编).docx VIP
- 北京某养老院居室空间使用调查研究.pdf VIP
- 2023-2024年中国付费自习室行业发展现状与消费趋势调查分析报告.docx VIP
- 2025年九年级数学中考二轮复习专题四边形中的十字架模型与相似三角形综合问题.docx VIP
- 廉洁文化进校园,廉洁在我心.ppt VIP
- 避免潜在的风险.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