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号系统防雷接地及电磁兼容.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04年1月             铁道通信信号             January 12004 第40卷 第1期      RAI LW AY SIG NA LLI NG C OM M UNIC ATI ON        Vol 140 No 11 信号系统防雷、接地及电磁兼容 王海忠 3 摘要:简要介绍了电磁兼容防护的原理,通过实测数据分析了采用综合接地系统的必要性,详细 介绍了综合接地系统的构成、功能,以及工程设计中需注意的问题和建议。 关键词:信号 防雷 接地系统 电磁兼容 Abstract :The article briefly describes about the principle of E MC ,analyzes the necessity of integrated earth 2ing system through site measurement ,introduces its constitution and function in detail ,and presents s ome suggestions which is needed to be considered in the engineering design. K ey w ords :Signal ,Lightning 2Protection ,Earthing system ,Electromagnetic com patibility  3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电信处 工程师,300251 天津  收稿日期:200321126 1 电磁兼容防护原理111 干扰分析 11干扰源。包括高压电气设备(接触网辐射、 大功率发射器等及干扰电压源(雷电、接触网上 电等。 21耦合途径。分为共用阻抗耦合(共模2差分 转换、多种环线感应、直接差分感应、电缆串音干扰和电源传导耦合等。 31被影响的设备。包括信号设备和其他路外 设备。112 防护措施 总的防护原则是“等电位”。将铁路沿线金属外壳、杆、塔等进行等电位连接,并设置贯通的架空地线和埋设地线,通过完全横向连接将架空地线与埋设地线连接在一起,构成立体防护网络。 1.设备安全防护措施。包括:①使用铠装屏 蔽电缆(包括电源线,并进行屏蔽连接。②当架空导线功能上允许接地时,应尽可能接地;如不允许接地,应限制其长度,并限制电流强度以减少其电荷容量;如以上2种方法均不允许,可在该架空导线附近再设置1条导线,实现静电屏蔽。③为避免感应雷击,应使用防雷器件,限制设备与地之间的电流强度,并加强设备的绝缘性能。④使牵引回流的通路顺畅,路径短且阻抗低。 2.人员安全防护措施。包括:①设置完全横 向连接和简单横向连接,均衡上、下行线间的牵引回流,并尽可能使牵引回流沿架空回流线返回变电所;②接触网支柱与架空地线连接,后经完全横向连接与埋设地线连接;③牵引供电设备与埋设地线连接;④金属桥、雨棚、站台支柱、金属管线、金属护栏等与埋设地线连接;⑤信号方面的支柱、金属箱盒等与埋设地线连接;⑥铠装屏蔽电缆、动力电缆、通信电缆屏蔽层与埋设地线连接。2 测试分析 与室外联系的继电器线圈电路在突然断电时,其反电动势会产生一连串窄脉冲电流,经过继电器 架走线槽内各种电缆,以电磁场耦合方式(即线间的分布电容和分布互电感窜入其他电路,从而产生干扰。通过在绥中北站对与室外有联系的继电器所产生的干扰情况进行现场测试,发现继电器线圈产生的干扰是由一系列幅度不等的窄脉冲组成,窄脉冲之间间隔约为几十微秒,窄脉冲群持续时间小于1ms ,但不同类型、不同用途的继电器产生的干扰强度是不同的,相差较大。因此,从保证安全角度看,有必要采取干扰抑制措施。3 接地系统构成及功能 设置1条35mm 2 贯通铅包铜接地铜缆作为埋设地线,经轨道电路完全横向连接再与架空牵引回流线连接,可实现线路上方金属结构的接地;在车站和中继站信号设备房基础周围埋设1条50mm 2 裸铜线作为环型地网,与埋设地线连接;信号设备房防静电地板下方设置由50mm 2 裸铜线构成的网格 — 02— 型(网格间距不大于1m地线,并与埋设地线连接。这样信号系统接地便形成了以贯通铅包铜接地铜缆为骨架、以完全横向连接和网格型地线为支撑、以电缆屏蔽接地和机柜接地等为分支的庞大的立体接地网络,防雷地、工作地和防护地实现了有机的统一。 311 室外设备接地 31111 完全横向连接及简单横向连接布置原则 1.变电所或分区所对应的绝缘节处应设完全横向连接,且仅可在此连接处接地。如没有适当的绝缘节(即绝缘节与变电所或分区所之间的距离超过100m,应增设扼流变压器以构成完全横向连接。由该处向两侧推算布置下一个完全横向连接,尽量利用电气绝缘节或机械绝缘节构成完全横向连接以节省设备。 2.2个完全横向连接

文档评论(0)

4442226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