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14000环境管理国际标准基本概念.docx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ISO14000系列标准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TC207负责起草的一份国际标准。主要针对所有组织的,强调环境管理一体化污染预防与持续改进的标准。ISO14000是一个系列的环境管理标准,它包括了环境管理体系,环境审核,环境标志,生命周期分析等国际环境管理领域内许多焦点问题,旨在指导各类组织(企业,公司)取得和表现正确的环境行为。ISO14000系列标准共分七个系列,即,环境管理体系(EMS)。环境审核(EA)、环境标志(EL)、环境行为评估(EPE),生命周期评估(LCA),术语和定义(TA),产品标准中的环境指标。 标准产生背景 ISO14000系列标准是顺应国际上对环境保护日益重视,强调可持续发展的大趋势而产生的。自本世纪70年代开始,全球普遍意识到工业化大生产以来,人类的生产活动造成的对环境的肆意破坏将导致自然界对人类更无情的报复。从80年代起,美国和西欧的一些公司为了减少污染,提高在公众中的形象以获得商品经营支持,开始建立各自的环境管理方式,这是环境管理体系的雏形。1985年荷兰率先提出建立企业环境管理体系的概念。1988年试行实施,1990年进入标准化和许可证制度。同年欧盟在慕尼黑的环境圆桌会议上专门讨论了环境审核问题。英国在BS5750(质量体系标准)基础上,制定BS7750环境管理体系拟法。英国的BS7750和欧盟的环境审核实施后,欧洲的许多国家纷纷开展认证活动,由第三个市以证明企业的环境绩效,这些实践活动奠定了ISO14000系列标准产生的基础。因此,1992年183个国家的代表团,联合国及其下属机构等70个国际组织的代表聚会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了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会议通过和签暑了《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二十一世纪议程》等5个文体,发出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号召。这次大会的召开,标志着全球谋求可持续发展的时代开始了。各门政府领导,科学家和公众认识到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就必须改变工业污染控制的战略,从加强环境管理入手,建立污染预防(清洁生产)的新观念。通过企业的自我决策、自我控制、自我管理方式,把环境管理融于企业全面管理之中。为此,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1993年6月组建了环境管理技术委员会(ISO/TL207),专门开展制定ISO14000环境管理系列标准。其目的是通过在全球范围内实施这套标准,从环境管理和经济发展的结合上去规范企业和社会团体等所有组织的环境行为,最大限度地合理配置和节约资源,减少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维持和持续改善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环境。 标准基本要素 标准的基础要素有5个(一级要素)即,环境方针,策划,实施与运行,检查与纠正措施,管理评审。 已颁布标准 目前已颁布了6项环境管理标准,即: ISO14001:1996《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 ISO14004:1996《环境管理体系--原则,体系和支撑技术通用指南》 ISO14010:1996《环境审核指南--通用原则》 ISO14011:1996《环境审核指南--审核程序--环境管理体系审核》 ISO14012:1996《环境审核指南--环境审核员资格准则》 ISO14040:1997《生命周期评估--原则和框架》 继续组织两周一次的专题学习沙龙和互动式评课沙龙,结合教研活动的主题组织好教师学习、交流。听展示课的教师对听课内容进行精心、系统的评点,写成评课稿,在两周一次的互动式教学研讨沙龙中进行交流、探讨。与往年不同的是,在保证互动评课活动开展同时,不影响正常教学,本学期安排8次集体评课活动,其他评课通过qq群来交流、研讨。  指导思想   以新一轮课程改革为抓手,更新教育理念,积极推进教学改革。努力实现教学创新,改革教学和学习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促进学校的内涵性发展。同时,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在全面实施新课程过程中,加大教研、教改力度,深化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的研究。正确处理改革与发展、创新与质量的关系,积极探索符合新课程理念的生物教学自如化教学方法和自主化学习方式。      本学期,我组将进一步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理论,把课程改革作为教学研究的中心工作,深入学习和研究新课程标准,积极、稳妥地实施和推进中学英语课程改革。以新课程理念指导教研工作,加强课程改革,紧紧地围绕新课程实施过程出现的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加强课题研究,积极支持和开展校本研究,提高教研质量,提升教师的研究水平和研究能力。加强教学常规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提升我校英语教师的英语教研、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为我校争创“三星”级高中而发挥我组的力量。 加强理论学习,推进新课程改革。   组织本组教师学习《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及课标解度,积极

文档评论(0)

189****250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