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学经络俞穴概述.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特定穴的综合应用 例如:便秘(实秘) 病机:大肠实邪壅结,腑气不通所致的便秘。 选穴:大肠募穴天枢与俞穴大肠俞(俞募相配) 大肠的下合穴上巨虚(下合穴治六腑之症) 特定穴的综合应用 例如:急性胃痛(肝胃不和型) 病机:因恼怒抑郁,气郁伤肝,肝失条达,横逆犯 胃,发生胃痛。 选穴:胃经郄穴梁丘(阳经郄穴治疗急性痛症) 肝经原穴太冲,胃经合穴足三里(原合相配) 胃经井穴厉兑、荥穴内庭(五输穴实证本经 泻子穴,井穴泻荥法) 腧穴的定位法 临床上有3种常用的腧穴定位方法: 解剖标志取穴法 骨度分寸定位法 手指同身寸取穴法 腧穴的定位法 1、解剖标志取穴法 以人体有关的体表自然解剖标志作为取穴的依据的方法,又称:自然标志取穴法。自然标志又分为:固定标志和活动标志两种。如:神阙穴、尺泽穴,听宫穴等等。 腧穴的定位法 2、骨度分寸定位法 是将人体不同部位的长度或宽度,分别规定为一定等分,每一等分成为一寸,作为量取腧穴的标准。 腧穴的定位法 3、手指同身寸取穴法 是指依据患者本人手指为尺寸折量标准来量取腧穴的定位方法,又称“指寸法”。常用的手指同身寸有以下3种。 中指同身寸 拇指同身寸 横指同身寸 腧穴的定位法 中国古典表面解剖学多采用相对的、动态的概念,虽然不够精准,但显然比先进的大样本人群测量得出的平均值要实用,这是东西方文化“基因”的差异所决定的。 腧穴的分类 春秋战国 《黄帝内经》—实载经穴160个。 晋代 《针灸甲乙经》—共载经穴349个。 宋《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共载经穴354个。 明 《针灸大成》—共载经穴359个。 清 《针灸逢源》—共载经穴361个。 腧穴的分类 2.奇穴。又称经外奇穴。凡有一定的穴名,又有明确的部位及治疗作用,但尚未归入十四经脉系统的腧穴,称为奇穴。 腧穴的分类 唐代《千金要方》载有奇穴187个。 明代《针灸大成》专列“经外奇穴”一门,收有35穴。 清代《针灸集成》汇集了奇穴144穴。 1985年在香港召开的世界卫生组织针灸穴名标准化工作会议上收录了以下36个奇穴。 腧穴的分类 3.阿是穴。又称压痛点。它既无具体的名称,又无固定的位置,是以压痛点或其他反应点作为腧穴用以治疗的。 《灵枢.经筋》:“以痛为腧”。 腧穴的分类 唐代孙思邈《千金要方》里提及: “有阿是之法,言人有病痛,即令 捏其上,若里当其处,不问孔穴, 即得便成痛处,即云阿是。灸刺借验, 故云阿是穴也。” 腧穴的主治规律 每个腧穴都有较广泛的主治范围。这与其所属经络和所在部位的不同有直接关系。一句话概括就是“经络所通,主治所及” 腧穴的主治规律 1.远治作用 腧穴可以治疗本经循行所及的远隔部位的脏腑及器官的病症。如:阳陵泉治疗肝胆病,灸至阴治疗胎位不正,承山穴治疗痔疮等等。 2.近治作用 腧穴可以治疗其临近器官的病症。如:迎香穴治疗鼻炎,百会治疗颠顶头痛,率谷治疗少阳头痛,犊鼻穴治疗膝关节痛。 腧穴的主治规律 经脉所通,主治所及 近治作用 远治作用 同一经络的腧穴,均有其共同的属性,治疗一组症候 特定穴的意义 【概念】特定穴是经络中具有特殊治疗作用,并以特定称号概括的腧穴。根据其不同的分布特点、含义和治疗作用,分成“五腧穴”、“原穴”、“络穴”、“郄穴”、“下合穴”、“俞穴”、“募穴”、“八会穴”、“八脉交会穴”。 原穴 yuan-primary point 【概念】原穴是脏腑的原气经过和留止的部位。十二经脉在腕、踝关节附近各有一个原穴,合为十二原穴。 《灵枢·本输篇》,该篇将“脉之所过为原” 原穴 yuan-primary point 原穴有诊断与治疗脏腑疾病的作用 五脏有疾,应出十二原; 五脏有疾,当取之十二原。 原穴 yuan-primary point 例如: 阴虚肝火上炎的头晕、头痛证,则取肝经原穴太冲,配阳明经原穴合谷,二穴结合,阴阳上下,刚柔相济,同气相求,称为“开四关”。 原穴相配 下合穴 lower-he-sea point 【概念】六腑之气下合于下肢足三阳经的腧穴,称为“下合穴”,又称“六腑下合穴”。即胃合足三里,大肠合上巨虚,小肠合下巨虚,三焦合委阳,膀胱合委中,胆合阳陵泉。 《灵枢.本输》指出:“六腑皆出足之三阳” 下合穴 lower-he-sea point 治疗应用: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提出了“合治六腑”的理论。 临床上多用于治疗六腑的

文档评论(0)

beautyev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