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中医诊疗常规.ppt

  1.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再在下述两面施以手法 ①以肩井为重点的斜方肌(面); ②以天宗为重点的冈下肌、小、大圆肌(面)。 3.八线两面治疗的手法要领 轻手法点揉5分钟,边治疗边检查,重点寻找压痛点,肌痉挛明显处、瘢痕结节处、骨错缝处; 再以较重手法选择性应用点揉、弹拨、提捏等手法治疗上述部位10分钟; 第(7)、(8)两线手法宜轻; 重点治疗以上各线所涉及的肌肉起、止点,各面内之腧穴及阿是穴(点); 斜方肌宜用提捏手法; 提捏斜方肌宜重;点揉、提捏胸锁乳突肌宜轻。 4.最后施以扳法 充分放松颈部后施以扳法,必要时施以定点旋转复位法。 扳法结束后应评估,若达到本次治疗目的后再施以短时间的放松手法,结束本次手法治疗,若尚未达到本次治疗目的,应有针对性地进行重点部位的手法治疗。 每日一次,十日一疗程,疗程间不休息。 (五)其它手法治疗 根据患者疼痛和功能受限情况选择梅特兰概念关节松动术、筋膜松弛疗法、神经牵拉疗法等治疗手法。 (六)小针刀治疗 提倡应用小针刀神经根管间接松解术,风险相对较低,疗效确切; 一般不主张采取神经根管直接松解术,该术式风险较高,解剖不十分熟悉、操作经验缺乏者容易损伤神经根,但个别情况下例外。 1.小针刀神经根管间接松解术操作要点 (1)定点: 一般首先选择病变节段及其上下节段棘间点(3个);病变节段及其上下节段双侧小关节点(6个); 特殊情况下还可再选病变节段及其上下节段双侧横突后结节点(6个)或病变节段及其上下节段双侧横突前结节点(6个); 有时选择运动障碍节段及其上下及节段棘间点及双侧小关节点或横突后结节点(6个)十分有用; 不要忽视风府、天柱、风池、完骨、翳风点的选择; 肩胛骨内上角(附分、肩中俞、肩外俞等)及其它肌肉起止点若有明显结节、压痛者,应予以考虑; 上胸椎节段有时十分重要; 2. 消毒 注意消毒范围及严格遵照无菌操作规范; 应有至少一个助手协助,以保证无菌操作规范,同时能协助观察病人,及时处置,保障病人安全。 3.铺巾 4.麻醉 利多卡因稀释至0.5%,每个点一般注射剂量不超过3毫升; 回抽无血再缓慢注射麻药,边注射边与患者交流并观察; 备足金尔伦(盐酸纳洛酮注射液)及其它抢救药品及设施设备,一旦发现异常立即正确处理。 5.针刀操作 (1)进针及进针方向; (2)进入皮下筋膜层后要调转刀口方向; (3)抵达骨面,应抵达骨面而未有抵达骨面感觉时,要仔细探寻; (4)切割、铲切、剥离、通透等操作。 (七)牵引治疗 颈部自躯干纵轴向前前倾约10-3O°(上颈段、中颈段、下颈段),枕颌牵引,牵引重量可自3-4公斤开始,根据年龄、体质强弱、颈部肌肉发育情况以及患者对牵引治疗的反应等适当调整,每日一次,每次10-30分钟,疼痛剧烈者行床旁持续牵引。 (八)理疗 局部痛点固定,疼痛部位较表浅者,可选用偏振红外线辅助治疗,若疼痛部位较深者,可选用超声波辅助治疗。 (九)运动疗法 急性疼痛缓解后,指导患者进行颈部功能锻炼,配合S·E·T悬吊训练,增加颈部稳定性,提高远期疗效。 (十)西医治疗 一般不主张西医治疗,绝大多数患者也无需西医治疗,往往应用西医治疗组者,只能说明自己的中医治疗技术不过关,自信心不足,或者病员群中威信不够,因而急于应用西医治疗手段,其实是安慰医生自己的需要。因此在我院的诊疗常规中,今年又被迫加上了这么一条: 但对于个别急性期中医治疗效果不显著,患者及家属较为急躁者,以及久治而残余症状消失不明显,影响患者及家属心情者,可酌情考虑如下治疗: 1. 非甾体类抗炎药; 2.糖皮质激素口服或静滴; 3.短程脱水剂应用。 (十一)手术治疗 有以下情况的患者需考虑手术治疗: 1.疼痛剧烈不能缓解,或伴有进行性肌肉萎缩者; 2.非手术疗法虽有一定疗效,但主要症状仍持续存在,或反复经常发作,影响正常生活与工作者; 3.经2-3个月以上系统、规范、综合保守治疗效果不佳,症状严重且反复发作,或并发神经根粘连、肌肉萎缩明显者; 4.合并胸廓出口综合征患者可考虑一并手术减压。 一.病名 (一)中医病名:颈椎病·神经根型 疾病编码:BGS.010 (二)西医病名:颈椎病·神经根型 疾病编码:M50.012 二.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颈椎病诊治与康复指南》中国康复医学会颈椎病专业委员会2009年 (1)颈肩部疼痛,伴有上肢的窜麻、疼痛表现为根性分布的症状和体征。 (2)椎间孔挤压试验或/和臂丛牵拉试验阳性。 (3)影像学所见与临床表现基本相符合。 2.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实用骨科学第三版,人民军医出版社。 实际上自1992年青岛会议后标准一直未做修改,后来的各类标准均参照此次会议标准制定。 (1)诊断 ①具有较典型的根性症状(麻木、疼痛),且范围与颈

文档评论(0)

blingjingy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