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二、事故原因分析 1、直接原因 (1)提升吊桶的钢丝绳在倒渣作业过程中,与保护伞中间穿绳钢管反复摩擦,长时间的弯曲和剪切,使穿绳钢管的上下对角边沿,被钢丝绳切磨成长约10cm,宽约1.5cm,深约3mm的沟槽,钢丝绳也被剪切,导致断丝绳磨损严重,提升过程中不堪负重突然断裂。 (2)未按《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规定,对提升设备进行定期的检测检验,钢丝绳悬挂和使用了近7个月,只做过一次剁掉绳头的专项检查,井盖门无自动启闭装置,吊桶上的关键部件,没有达到每班检查一次的规程要求。 2、间接原因 ①该矿项目部为包工性质的施工队伍,资质挂靠在温州兴安矿山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安管人员和技术人员配备不足,且文化素质仅凭个人经验组织施工,不具备竖井施工最基本的技术和管理水平。 ②施工单位设备设施管理制度不健全,未按规定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不到位,提升机司机,安全责任意识不强,操作技术低下。检查维护人员的岗位职责不明确,日常检查维护保养的严重缺陷,钢丝绳检查存在死角和盲区,隐患未能及时发现和排除。 ③蒙金矿业公司作为探矿权人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没有落实到位。对施工单位的技术力量和管理能力审核把关不严,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不健全,岗位责任制、安全操作规程不明确,虽然与施工单位签订了安全管理协议,但没有严格按照协议明确的双方职责,进行安全生产监督与管理。未及时发现并消除提升设备致命的安全隐患,存在严重的 “以包代管”现象。 三、火灾、爆炸和坍塌是大事故的隐患、防范重特大事故必须严防死守 案例10:新巴尔虎右旗荣达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6·23”井下火灾事故 (一)主要经过:2013年6月23日13时许,新巴尔虎右旗荣达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甲乌拉矿7名工人在三采区2号系统进行正常采掘施工作业时,该系统二盲井井筒发生火灾,7人被困井下,经多方施救无效,全部遇难。 (二)原因分析: 1.直接原因。 二盲井井筒内的电缆敷设方式存在缺陷,未按《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关于敷设井下电缆规定:“在竖井中电缆悬挂点的间距,不超过6m;敷设电缆的夹子、卡箍或其他夹持装置,应能承受电缆重量,且应不损坏电缆的外皮”进行电缆敷设 。实际电缆敷设方式为从井口进入井筒4.6米处做了简单固定,电缆未安装任何夹子、卡箍,动力线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产生拉伸径缩,导致绝缘值下降,短路着火。 2.间接原因。 (1)电工严重违反操作规程,井筒内动力线接线错误,空气开关保护失效,短路后,不能快速切断电源。 (2)施工单位没有按规定向井下作业人员发放自救器,并要求随身携带。 (3)公司及甲乌拉铅锌矿各级安全管理机构对采区电气设备安装、使用、检查等存在盲区,职工培训不到位。 (4)施工单位对事故采区安全日常检查和管理不到位。 (5)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对井下使用动力电缆、支护材料阻燃性管理不严不细,使用了非阻燃(材料)电缆。(6)旗政府及安全监管部门监督管理存在漏洞,执法检查不到位。 (三)处理结果。 处理(处罚)20人、其中3人刑事追究。 甲乌拉矿三采区2号系统专职电工和施工承包人,严重违章,移交司法机关;甘肃省徽县安达井巷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新巴尔虎右旗分公司经理(法人)移交司法机关。 2号系统副井长,安全员,电工班长,荣达公司甲乌拉矿副矿长,生产技术室主任,矿设备动力室主任;荣达公司机电维修组组长,安环副部长,安环部部长,总工程师,副总经理(分管安全)兼甲乌拉矿矿长,总经理等14人,受到经济处罚和撤职开除等处分。 新巴尔虎右旗安监局、旗领导相关责任人给予行政处分。 案例11:鄂尔多斯市汇金达清洁溶剂油有限公司“1.21” 爆炸火灾事故 (一)事故发生经过 2014年1月21日7时09分,鄂尔多斯市汇金达清洁溶剂油有限公司位于常减压车间装置框架第3层正在运行的煤焦油换热器E106突然发生爆炸,炸飞的换热器残体(四部分之一)击穿30多米外的轻油罐V204A,又击破沥青罐V206B,随即被击中的轻油罐V204A和沥青罐V206B起火,同时也造成轻油和沥青泄露,在围堰内形成流淌火。发生爆炸的换热器E106所在的车间装置第3层无操作人员,车间装置框架各层呈水平开放外露式,爆炸物横向扩散,残片散落在厂区院内,院内无人员活动,未伤及人员。 (二)救援情况 2014年1月21日上午7时09分,车间当班班长王俊晓听到爆炸声后,马上通知了车间值班领导和车间主任,并安排拨打火灾报警电话119报警。班长王俊晓在确认没有人员伤亡后,组织班组人员撤离了现场。配电室值班员吴江听到爆炸声后,立即切断了电源。 公司安全主管杨瑞才听到爆炸声后迅速赶到火灾现场,向周边的汇能消防队和神华煤制油消防队报警求援,并向园区安监局报告了事故。并启动了柴油机消防泵,开启泡沫系统,但因现场火势太大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