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19年九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鉴赏.ppt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古诗词鉴赏 (一)水调歌头 苏 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这首词中“________”一词照应小序中的“欢饮达旦”。全词带有人生哲理的意味,词人问天、问月,归根到底是问_______ 2.请赏析“起舞弄清影”中“清影”一词的表达效果。 3.这首词历来被认为是中秋词里最好的一首,有词评家认为:“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你认为这首词为什么会获得如此高的评价? 无眠  人生 “清影”意为清冷的影子,营造孤独、寂寞、凄清的氛围,表现了词人的孤独、苦闷。 ①词人借与明月对话,探讨人生意义(或抒发人生感慨),富有哲理;②整首词的意境豪放而开阔;③情感多变,表达了词人由心有郁结到心胸开阔的乐观、旷达的情怀;④想象丰富,富有浪漫色彩;⑤语言如行云流水。 (二)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4.请描述“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所展现的画面,并解释诗句蕴含的哲理。 5.请简要分析尾联在表现诗歌主旨方面的作用。 示例:波涛滚滚的大江之上,沉没的船只旁边,有成千上万的船只扬帆竞发;大自然中,枯死的树木前头,有千千万万棵树木竞相争春,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景象。 蕴含的哲理: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点明了酬答白居易的题意,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与友人共勉,表现了诗人坚忍不拔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 (三)行路难(其一) 李 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6.对这首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诗歌采用乐府古题“行路难”,以叙事开篇,渐而过渡到抒情。 B.诗人面对美酒佳肴却“停杯投箸”“拔剑四顾”,透露出内心的迷惘痛苦。 C.“闲来”两句连用两个历史典故,表现诗人对乘舟垂钓悠闲生活的渴望。 D.“破”“挂”富有动感,充满气势,充分表达了诗人的乐观自信,以及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7.“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C 运用反复和比喻的修辞手法,“行路难,行路难”是反复,“歧路”比喻人生路上的艰难险阻。表达了诗人在人生道路上怅惘的心情和对政治理想的不懈追求。 (四)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8.诗歌首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9.“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历来为人们称道,请从修辞的角度对其进行赏析。 相聚不易,别离更难,表达了作者离别时的难过、悲伤之情。 用“春蚕”“蜡烛”喻人,以春蚕吐丝到死,蜡烛烧成灰始干的现象,比喻至死不渝的爱情和无尽的思念,也常用来歌颂默默奉献的精神。 10.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首联融情于景,两个“难”字概括万千内容,渲染了凄婉忧伤的离别氛围。 B.颔联描写的画面是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燃烧完成灰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 C.颈联“云鬓改”摹容貌,“月光寒”写心境,全从对方虚拟设想,笔法曲折,设想奇丽。 D.尾联连用典故寄托宽慰和希望:两人虽别,但近在咫尺,沟通信息的机会多得很。 D (五)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 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11.这首诗在叙事上借助时间与空间的跨度,使人深感诗人的一腔悲愤,请结合诗句具体赏析。 12.颈联即景抒情,是千古传唱的名句,请简要分析它的妙处。 这首诗在时间上,先回顾当初,“朝奏”“夕贬”;再写当下,立马蓝关;最后设想结局,死于他乡,侄孙“好收吾骨”。可谓时时生悲,满腔悲愤。在空间上,作者立马蓝关,回望长安,家已不见,前瞻潮州,前路艰危,真是处处见悲,一路悲愤。  这两句诗情景交融,诗人把百感交集的心境融入眼前的景物,渲染了悲壮的气氛,表现出崇高的牺牲精神。 1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首联直接写出自己获罪被贬的原因,“朝奏”与“夕贬”对比,让人感觉到诗人急剧变化的命运。

文档评论(0)

liuxiaoyu9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