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包装原理与方法.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食品包装学 第二章 食品包装原理与方法 主要内容: 1. 环境因素对食品品质的影响 2.包装食品的微生物控制 3.包装食品的品质变化及其控制 学习目标: 环境因素对食品品质的影响、基本原理及控制方法 (掌握) 微生物对食品品质变化的影响、基本原理及其控制方法 (掌握) 包装食品褐变、风味改变、油脂氧化的原理及控制方法 (掌握) 食品品质:包括色香味、营养价值、应具有的形态、重量及应达到的卫生指标。 包装是保证食品品质的有效途径之一。 食品从原料加工到消费的整个流通环节是复杂多变的,受到生物性和化学性的侵染, 受到流通过程中出现的诸如光、氧、水分、温度、微生物等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 第一节 环境因素对食品品质的影响 一、 光照对食品品质的影响 (一)光照对食品的变质作用 光对食品品质的影响很大,可引发并加速食品中营养成分的分解,发生食品的腐败变 质反应。 光对食品品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1. 促使食品中油脂的氧化反应而发生氧化性酸败 2. 使食品中的色素发生变化而变色 3. 引起光敏感性维生素如维生素 B和维生素 C 的破坏,并与其他物质发生不良的化学变化 维生素 B2在不同 pH 下人工光照 30 min 后的存留率 4. 引起食品中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变性 氨基酸中因光引起分解的是色氨酸,其溶液经日光暴晒后着色而变褐,经紫外光照射可 生成氨基丙酸、天冬氨酸、经基邻氨基苯甲酸。 色氨酸、胱氨酸、甲硫氨酸、酪氨酸等如与荧光物质、维生素 B2 、荧光黄素等共存时, 经日光暴晒将引起光分解 。 蛋白质也可因日光、紫外光照射而变化。 酪蛋白溶液在荧光物质存在下经日光照射,其中的色氨酸分解而使其营养价值下降; 卵蛋白经紫外光照射,其黏度虽无变化,但表面张力减小。 5. 引起包装材料老化,从而使包装的食品受到污染。特别是紫外光线,能够引起塑料 和纸的光化学反应。 (二) 光照对食品渗透规律的影响 光照能使食品内部发生一系列的变化是因其具有很高的能量。 光照下食品中对光敏感的成分能迅速吸收并转换光能,从而激发食品内部发生变质的化学反 应。 食品对光能吸收量愈多、转移传递愈深、食品变质愈快、愈严重。 根据 Beer Lamber定律,光照食品的密度向内层渗透的规律为: 食品对光的吸收还与光波波长有关,短波长光(如紫外光)透入食品的深度较浅,食品所接 收的光密度较少;反之,长波长光(如红外光)透入食品深度较深。 光谱图 (三) 包装避光机理和方法 1. 避光 要减少或避免光线对食品的影响,主要的防护方法是: 通过包装将光线遮挡、吸收或反射,减少或避免光线直接照射食品; 防止某些有利于光催化反应因素,如水分和氧气透过包装材料,从而起到间接的防护效果。 2. 遮光 食品包装时, 可根据食品和包装材料的吸光特性, 选择一种对食品敏感的光波具 有良好效果的材料作为该食品的包装材料,可有效避免光对食品质变的影响。 根据 Beer Lamber定律,透过包装材料照射到时食品表面的光密度为: I —— 食品包装表面的入射光密度 0 xP—— 包装材料的厚度 μ —— 包装材料的吸光系数 P 遮光的方法: (1)玻璃加色处理 (2)采用涂覆遮光层 (3)透明薄膜加入着色剂 二、氧对食品品质的影响 氧使食品中油脂发生氧化; 氧会使食品中的维生素和多种氨基酸失去营养价值; 氧可加剧食品的氧化褐变反应; 氧可促使微生物繁殖生长,造成食品的腐败变质; 氧气对生鲜果蔬的作用:可促进生鲜果蔬的呼吸作用。 食品包装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通过采用适当的包装材料和一定的技术措施,防止食品中的有效成分因 氧而造成品质劣化或腐败变质。 亚油酸相对氧化速率与氧分压和接触面积的关系 食品因氧发生的品质变化程度与食品包装及贮藏环境中的氧分压有

文档评论(0)

kxg20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