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疫苗的保存 不同同类型的疫苗对保存条件的要求不一样。 ––灭活苗——2~15℃的阴暗处 ––弱病毒苗———-15~-20℃,避免反复的冻融, ––弱毒活菌苗——2~8℃的冰箱中,不宜结冰保存 ––细胞结合疫苗——液氮 疫苗在运输或携带过程中,也要保证适宜的温度,尤其要避免高温和阳光直射。 4、疫苗的稀释液 特定的疫苗(如MDV疫苗等)一定要用配套的专用稀释液; 其它疫苗最好采用灭菌生理盐水进行稀释; 避免使用自来水→漂白粉可致弱毒活力下降。 5、不同疫苗之间的干扰 不同的弱毒疫苗同时或以相同途径接种,疫苗在体内会相互干扰,影响彼此复制和免疫应答。 如 ––传染性支气管炎活疫苗对新城疫弱毒苗的干扰 ––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活疫苗会影响猪瘟活疫苗 6、疫苗的安全性 致弱毒株存在毒力返强的可能; 弱毒疫苗可能存在病原体污染; 灭活疫苗可能会出现灭活不彻底; 疫苗接种后,某些成分可能会导致超敏反应。 1、遗传因素 某些疾病与遗传素质有关,这些畜禽群即使免疫接种后,仍保持敏感性或免疫力产生很慢。 如:马立克氏病就与遗传素质有关,具有基因易感性;个别机体先天免疫缺陷,也常常导致免疫无效或效力低微。 二、动物因素 2、母源抗体的干扰 在母源抗体水平较高的时间内接种弱毒疫苗则很容易被母源抗体中和而出现免疫干扰现象。 因此,应根据抗体 监测确定首免时间。 3、动物的营养状况 营养不良(如缺乏维生素、微量元素及氨基酸等)会影响免疫系统的发育,从而造成免疫功能低下。 例如: ––VA缺乏会导致免疫器官的萎缩,影响淋巴细胞的增殖、活化、受体表达,导致T细胞、 NK细胞数量减少,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下降,B细胞的抗体产生能力降低。 三、 人为因素 1、免疫程序不合理 没有根据疫病流行和本场实际情况,照搬照抄别人的免疫程序或随意增减免疫次数、疫苗种类及剂量等。 如初免时间过早,则会因动物免疫器官未发育成熟或受较高母源抗体的干扰,影响抗体的产生; 但初免时间过晚,则可能造成未免疫时已感染; 2、疫苗接种剂量 一定剂量范围内,免疫力产生与剂量成正相关; 疫苗用量过少,不足以引起足够强度的免疫力; 疫苗用量过大,会引起免疫麻痹; 免疫次数过于频繁,也可造成免疫麻痹。 3、疫苗接种途径不恰当 接种的途径有:点眼、滴鼻、饮水、喷雾、注射、刺种等。 采用哪一种方法应根据疫苗类型及抗体产生的形式决定的。 不采取正确的接种方法,则不能产生坚强的免疫保护力。 4、疫苗混合不匀 如果稀释不均匀,则会导致部分动物得不到足够的疫苗,从而不能产生应有的应答。 5、疫苗失活 饮水免疫时,如果稀释液中含有氯及其他消毒剂、或酸碱度不适宜,防疫器械内残留有消毒剂等,均可以使疫苗效力降低。 接种过程或饮水时间过长, 也可导致活疫苗活力降低, 一般不超过2~3 h。 6、接种操作不当 打““飞针””或注射器漏液、针头过粗,均可使注射剂量不准。 接种时操作无序或无标记,可造成漏防或重防。 点眼、滴鼻免疫时,药液没有滴入眼、鼻内,或未待药液吸入后已放手。 喷雾免疫时喷射不均,雾粒大小不当。 饮水免疫时,水量不足或饮水器过少,畜禽强弱争饮,而使饮水不均,致不同个体的抗体水平层次不齐。 7、接种时污染强毒 接种的器械必须严格灭菌,最好每只家畜更换一个针头,家禽最起码每10只更换一个针头。 动物群体中可能存在潜伏感染或隐性感染个体如果用一个针头连续注射全群动物,则很容易 引起疾病水平传播。 1、免疫抑制性疾病 如PRRSV, PRV, PCVPRRSV, PCV,IBDV, MDV, CAV, ALVIBDV, ALV以及霉菌毒素中毒、某些严重寄生虫感染等,均会损害免疫系统,导致免疫抑制,使机体对疫苗不能产生有效的免疫力。 动物发病期间接种疫苗,还可以发生严重的反应,甚至引起死亡。 四、病原因素 2、野毒或强毒株的早期感染 疫苗接种后需要一定时间才能产生免疫力。 而这段时间恰恰是一个潜 在的危险期,一旦有野毒入 侵,就难免疾病的发生。 3、病原变异 疫苗在研制、使用通常都滞后于病原的变异; 使用原来的菌株或毒株制备的疫苗在接种后,不能针对变异的病原产生有效的免疫力。 五、其他因素 1、不良应激 不良应激因素可通过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减弱疫苗的免疫应答,甚至导致免疫失败。 例如:––机体在发生应激时产生的大量肾上腺皮质激素,能显著损伤T细胞,抑制巨噬细胞作用,增加IgG的分解代谢。 2、卫生状况不良 动物的圈舍及周围环境中存在大量的病原。 做好环境卫生和消毒工作, 可减少或避免感染也可使动 物安全度过接种后的诱导期。 3、药物因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生物医学大数据概述.ppt VIP
- 年产3000万片利伐沙班片车间设计.docx VIP
- 冶金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安全管理合格证考试(模拟6).docx VIP
- 精品解析:山东省临沂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原卷版).docx VIP
- 新任经理90天转身计划全套.pdf VIP
- 《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月考50题.docx VIP
- GB50243-2016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pdf VIP
- 胜利油田准噶尔盆地沙1井-2021三维地震采集项目二级安全教育试卷.docx VIP
- 《1.3.1解直角三角形》大单元教学设计 浙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docx VIP
- 滴滴宏泰-道路交通安全及线路测评.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