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导游考试天童寺讲解词.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天童寺导游词资料 导游路线:少白岭——山门——放生池——天王殿——大雄宝殿——千僧锅——应供堂 ——法堂(藏经楼)——罗汉堂——应真亭——立雪轩——云和堂 讲解?1:五佛镇蟒塔、天童寺名称由来(2?分?06?秒) 要点:1)五佛镇蟒塔的传说及建筑特点; 2)天童寺的地理位置及名称由来。 各位游客,今天我们游览的景点是古刹天童寺,它位于宁波市东?30?公里的鄞州东乡的 太白山麓,车程约半个小时左右。进山去天童寺,须先经少白岭,岭上建有五佛镇蟒塔,俗 称:少白塔。相传唐时有巨蟒作祟,吞噬行人,天童寺方丈心镜禅师以石馒头诱杀除害,镇 于塔下,故俗称“铁蛇关”。今岭上偶可拾得石馒头,外白色,内褚色,如馅。塔屡毁屡建, 1920?年重修。呈八面七层,黄墙青瓦,八角徐翘,挺拔壮观。少白岭是进入天童寺景区的 标志,现在我们很快就到天童寺了。 各位游客,天童寺就要到了,现在我先给各位介绍天童寺是如何得名的。天童禅寺始 建于晋朝,距今已有一千七百多年历史,相传,西晋僧人义兴和尚云游到此,开山结庐,潜 心苦修。在渺无人烟的山中有一童子每天给他送斋送水,直至寺院建成时,童子向义兴和尚 告辞:“我是太白金星,玉皇大帝见你精进虔诚,派我变作童子照顾你,现大功告成,我去 了。”说完腾云而去,后人便以太白名山,以天童名寺。 讲解?2:山门、放生池、天童森林公园、天童照壁(3?分?58?秒) 要点:1)三个山门介绍; 2)王安石与天童寺; 3)天童十景; 4)放生池介绍; 5)天童森林公园介绍; 6)照壁介绍。 各位游客,我们现在来到了天童寺的山门,天童寺共有三个独立的山门,这是天童寺 的特色。现在我们看到的第一个山门叫“伏虎亭”,第二个山门是“古山门”,第三个山门是 “景倩亭”。沿这条路上去,从“伏虎亭”至“景倩亭”约有三里路。 天童寺周围群山环抱,重嶂叠翠,古松参天。宋王安石在鄞县任县令时曾描绘天童: “山山桑柘绿浮空,春日莺啼谷口风。二十里松林欲尽,青山捧出梵王宫。”两旁古松夹道, 翠盖蔽空,这就是“天童十景”之一的“深径回松”。 各位游客,这里有一片翠绿竹林,遮蔽云天,山风起时,秀竹婆娑弄影,传说曾有凤 来仪,故称“凤岗修竹”,这也是“天童十景”之一。接着我们经过的是“清关桥”,山上溪 水汇聚于万工池,流经清关桥注入溪中。每当大雨过后,桥下溪流飞溅,喷涌似雪团,故称 “清关喷雪”,天童寺共有十大胜景,另七景分别是“双池印景”、“西涧分钟”、“平台铺 月”、“玲珑天凿”、“太白生云”等。 各位游客,我们现在来到寺前的放生池。天童寺规模宏大,就连放生池也有两个,这 在一般的寺院里是不多见的。唐时为开掘这两口池子,曾花了两万多个人工,所以俗称“万 工池”。现在我们看到清澈的池水,把万木峥嵘的峰峦倒映其中,景致极美,故称“双池印 景”。放生池既是佛事放生的主要场所,也是灭火的主要水源。现在看到的“七塔苑”,每一 个塔都代表一位佛祖,中间是佛祖释迦牟尼,其他六位是比释迦牟尼更早的佛祖。 各位游客,寺的西面是占地?5000?亩的天童森林公园。它以太白山麓的各个美景为基础, 在?80?年代建立的。园中林木茂盛,多彩原生态植被满山遍野,是一个集原始野趣和园林精 巧于一体的天然避暑、游乐之地。 现在我们看到的照壁,上面书有“万法朝宗”四个大字,是中国近代佛教界领袖圆瑛 大师所书,他在解放初任全国佛教协会首任会长。天童寺历来名僧辈出,自开山至今,已有 170?余位大师主持该寺。 讲解?3:天王殿(2?分?40?秒) 要点:1)弥勒佛; 2)四大天王; 3)韦陀菩萨。 各位游客,我们现在来到了天王殿前,这里有幅大门对联,为当代书法大师沙孟海所 书。进入寺院,各位游客如遇出家师傅不妨以这种手势来打招呼,即双手合十。合十对佛教 徒言,是最熟悉不过的招呼方式了。 汉传佛教寺院的山门之内首先迎接香客的就是这位笑口常开、大肚敞怀的弥勒菩萨, 看见他就好像让人忘记了烦恼和忧愁一样,因而被称为“皆大欢喜”。也有人称他为“布袋 和尚”。相传是以我国五代梁朝时期浙江奉化雪窦寺的一个胖和尚契此作原形的。 殿两侧分列着四大天王,俗称“四大金刚”。手持青锋宝剑的是守护南方的增长天王, “锋”和“风”同音,增长的意思是能令众生增长善根,持剑是保护佛法不受侵犯。手弹琵 琶而没有弦,需要调音,谐音“调”的是东方持国天王,他要用音乐感化众生,皈依佛门。 守护北方的多闻天王,手擎雨伞样的宝幢象征“雨”,用于制服魔众,保护众生财产。而手 缠龙蛇的西方广目天王,能用“净天眼”随时观察世界,他是群龙领袖。合起来的意思为 “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背靠弥勒佛、手持降魔杵的是“护法神将”——韦陀菩萨。按佛教寺院规矩,韦陀面 朝大雄宝殿的释迦牟尼,意为持法护法,驱除邪魔。他常在东、西、南三洲巡游,守护佛法, 故称“三

文档评论(0)

kongbaip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