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关于对农民工的调查报告
调查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进城务工就业已成为一个不可阻挡的趋势,农民工也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特殊社会群体。众所周知,我国是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一直是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的重大问题。为此,国家出台了相关政策,各地区各有关部门也采取了多种措施,做了大量工作,但当前在某些地区仍存在很多不合理的现象。 到2007年底,中国的就业人数达到76990万人,第二、三产业吸纳的劳动力达37886万人,其中国有和集体单位的职工已分别下降为6621万人和950万人,这意味着,现阶段我国农民工数量已超过2亿人,事实表明农民工已成为不可忽视的、规模巨大的特殊社会群体。但由于历史的现实的原因,对农民进城务工问题认识不足,产生了农民问题。自温家宝总理帮农妇熊德明的丈夫讨回工钱后,全国上下开展了轰轰烈烈的追缴“欠薪”专项整治活动。农民工问题成为一大社会热点。
调查目的
通过此次调查,一方面锻炼了自己把知识运用于实践的能力;另一方面,使自己走出了书斋,走出了校门,担当起了一个大学生应该承担的职责,关注现实,关注生活,了解人民疾苦,尽自己的能力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家乡的现状怎样?为什么农民要进城打工,甚至是在农忙时节?进了城打工的农民遇到了什么情况?他们的日常生活,打工境况怎样?他们自身有什么打算,怎样看待进城打工这件事?打工,具体是在做些什么工作?等等。针对这些问题,带着种种困惑,进行了此次调查报告。
调查时间
1、2009年1月14日——2009年1月19日,进行采访,交谈阶段,与同村进城打工者之中的5-6人、农民工聚集地的外村、外地农民工进行了细致的交谈,就有关问题做了详细的调查,获得了第一手的资料。
2、2009年2月5日——2009年2月10日,对资料,采访内容做了整理归类,进行了理性的分析与思考,在此基础上写出了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调查内容
我们通过发放传单、做调查问卷、个别深入调查,了解到农民工在外打工的现状及其间所遇到的种种困难和麻烦。通过收集整理,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类情况:
拖欠、克扣工资现象普遍存在。在我们所调查的民工中,大都反映老板拖欠工资,有些老板甚至在收工后溜之大吉,为此而出现的殴打事件也屡禁不止。在2005年8月4日的《华商报》中也曾报导过此类事件。一些民工也向我们反映,有些老板无缘无故克扣工资,往往与事先商定的不符,多数民工只能忍气吞声,要是弄不好,他们就连克扣后的那么一点工钱都拿不回,说不定还会弄的一身伤。
民工遭人歧视,不被重视。大多民工向我们哭诉在外打工,不仅受尽白眼,甚至有时不把人当人看。一些民工向我们透露,老板为了早收工,延长工作时间,炎热的午后、下雨的时候都可以在工地见到他们的身影。他们的食宿也相当差,光蚊虫不说,就连累了一天回来冲个凉水澡也是奢侈。饭菜中常常吃出虫子、头发什么的。这与城里贵夫人所侍养的猫狗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难道现在社会人不如狗吗?
中介收费多,工作少、差。我们通过调查了解到大多民工外出打工,多是自发或由亲戚朋友带出来。由于民工大多数是农民,初到城市缺乏知识与经验,用他们的话来说只能凭点力气找份活干,只有那些最脏、最累的活适合我们。他们起初想通过中介找份活,可多数中介收费后找的活他们要么做不了,要么还要办这证办那证,手续相当麻烦,算下来,挣的钱还不够手续费。也存在一些中介利用农民心理专门黑钱,他们收取费用后,到民工要工作时,已人去楼空。 农民工找工作难,找到工作后工作条件又差,辛辛苦苦干完活后要钱更是难上加难,
其实我们作为普通的大学生,有自己独特的看法。对月农民工拖欠工资的主要原因,其实不过是那么几点。
垫资施工是欠薪的根本原因之一。
雇主有意拖欠工资。将拖欠工资做为留住人的一种手段。
一些企业因经营管理不善,使农民工的工资不时能按时领取。
政府工程资金缺口大,造成拖欠。有些地方政府领导,为了搞“形象工程”,不是没有钱乱上马,就是决策失误,导致资金无法回笼
制度不完善,落实不到位。“三农”问题一直是党中央高度重视的问题,国家出台了相关政策,但在某些环节、细节上仍有漏洞,不够完善、详细。其次,落实很不到位,一些部门只是形式主义,一阵风,不仅乱收费,屡禁不止,对待民工更是“另眼相看”,低人一等。在我们所调查的对象中,除了农民下岗工外,还有一些辍学的青少年,他们有的才14岁左右,也有很多妇女。一些用人单位专挑青少年与妇女,不仅工资低而且多无“后顾之忧”。
民工法律知识欠缺。在高扬依法治国,以德治国的今天我们不能不说真正懂法,会用法去捍卫自己权益的人还是少数。初到城市的民工对法不闻不问或是知之甚少,在他们眼里,给人干活,他人付钱是再简单不过的交易关系,老实巴交的农民怎么也想不到也想不通自己辛苦给人干活,到要工钱的时候还得看他人的脸色,委屈求钱,甚至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