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高中数学中的数学美
?? 古代的哲学家、数学家普洛克斯说:“那里有数学,那里就有美。”古希腊最伟大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虽然数学没有明显提到善和美,但善和美也不能和数学完全分开,因为美的形式,就是‘秩序、匀称和确定性’,这些正是数学研究的原则。”0、618的比值是最美的比值,旧金山大桥的吊索呈抛物线形是最佳的力学结构。数学的美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也贯穿了我们的整个高中课本。
??? 一、对称之美。大家都知道,具有对称性的东西,给人以圆满的匀称美感与精神享受。例如:我们的人体,我们的天安门都是对称的。在高中数学中对称的例子很多例如:
??? 1)立体几何中的正方体、长方体、正四面体都是对称的几何体。
2)y=f(x)的图象与y=f-1(x)的图象关于直线y=x对称
3)指数函数的图象与关于轴对称。
4)球与圆在各个方向都是对称的,因此,毕达哥拉斯说:“一切立体图形中最镁的是球形,一切平面图形中最美的是圆”。
5)解析几何中的椭圆x2/a2+y2/b2=1图形关x轴y轴对称,同时也关于原点中心对称。
对称使学生消除了思维定势,使学生对数学生的许多问题进行了统一概念,建立知识连,形成知识网,这样不仅可以能缩内容,而且易于解决相应复杂的问题
二、平滑之美。在高中数学中有很多平滑曲线,都给人以美的享受。例如:
1)? 1)? 椭圆、双曲线、抛物线。
2)? 2)? 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的图象。
3)? 3)? 三角函数的图象。
这些曲线画起来流畅自然,无一不给人以美感的享受。
三、动感之美。在绘画中有动感美,在舞蹈中有动感美,体育中有动感美,在我们的高中数学中也有动感的美。例如:
1)? 1)? 正、余玄曲线、象波浪一样滚滚前进。
2)? 2)? 渐开线象弹簧一样渐渐地打开。
这些无一不给我们运动的感觉,使我们感受到数学的精妙所在。
四、奇异之美。
奇异、突变是有“出乎意料”“令人震惊”的数学美。这在中学解题中经常碰到。例:
已知 a(-7,0)、b(7,0)、c(2,-12)三点,如果一个双曲线以 c为一个焦点,并且双曲线的两支分别过?? 两点求这双曲线的另一个焦点的轨迹。
?探索思路:这个题如果用求轨迹的一般方法去作将是很难作出来,但若根据题中条件,设另一个焦点为f1(x,y)。由双曲线的定义,有
???????????? |ac|—|af1|= —(|bc|—|bf|)
?????????????? 即:|bf1|+|af1|=28
? 显然这个表达式表示的动点轨迹是以ab为焦点的椭圆,所以有a=14,c=7。故轨迹为椭圆,其方程x2/196+y2/147=1,这是有条件出乎意料得到结果,是一种奇异的美。
奇异、突变美是数学美中最丰富、最精彩的片段,它能使学生感受到创造的喜悦和成功的乐趣,养成科学的态度和顽强的事业心。
五、统一美。统一是数学美的重要特征。数学将许多不同对象或统一对象的不同组成部分之间所存在的共同规律在严谨的前提下统一起来。例 :
1)立体几何中体积计算公式:“万能计算公式”它统一地应用于棱(圆)柱,棱(圆)锥,及棱(圆)台的体积计算:
v=h(s+s’+’)(其中h为相应几何体的高,s和s,分别为其上,下底面的面积)。
2)三角函数式的恒等变形中的“万能公式”,sinx、cosx、tgx都可统一转化成为tg的形式。
正是这无处不在的美使我们对数学学习充满了乐趣,引导我们不断的研究探索。著名的物理学家杨振宁教授认为:任何知识体系都有其美的结构,当我们以审美的心境去发现和处理知识,学习就会充满乐趣,并且产生效率。正是他对数学和物理美的感受才引导他登上了科学的颠峰。当然,审美过程是一个主客体统一的过程,似乎数学是否“美”,既要看数学本身,又要看“鉴赏者”的意识。那么,我们怎样引导学生去发现、感受、理解这些美?应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 1)首先教师要善于发现数学美。数学美无处不在,只有我们教师发现了它的精妙之处,才能引导学生去发现它,体会它,感受它的美。
2)教师要善于创造数学美,教育活动本身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没有创造就没有活力,没有了生机。例如:对诱导公式的记忆,只要用两句话“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就可以了。这创造性的语言,不仅体现了数学的统一美而且也体现了我们汉语的魅力。
3)要培养学生在学习中体验美、享受美。数学教学过程不仅是学生个体的认识过程和发展过程,而且是在教师指导下的特殊审美过程,通过数学教学的审美活动,可以激励学生的情感,净化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
4)要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发展智力。体验美、享受美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学习是创造性的劳动,创造是智慧的花朵,数学活动要求创造性的解答。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中多启发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去发现、去体验。
?? 有人说:如果把数学当作诗集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陈永鑫《茉莉花二重奏》吉他谱.pdf VIP
- 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社会救助照料支持服务方案投标文件(技术标).doc
- PowerFlex 700变频器用户手册(中文).pdf
- 年产15万平米水泥预制板生产建设项目环评环境影响报告表(新版环评).pdf VIP
- BOSS效果器GT8音色.doc VIP
- BOSS GT-8中文说明书.pdf
- 医学科研方向研究进展汇报.pptx
- 地球表部圈层相互作用.ppt
- 通用汽车网络安全随机数生成规范CYS9000 - Random Number Generator Security.pdf VIP
- 地球科学概论 第10讲 _生物圈——[武汉大学 地球科学概论].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