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翻译 教师.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言文翻译技巧 侯斌 1、请略陈固陋。 1、先生不是向人讨要,而是别人甘愿献给的,为什么不接受? * * * 下面这些翻译存在什么问题? (1)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 译: 晋国侯王和秦国霸主包围郑国,因为郑国对晋国无礼。 (2)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译: 以蔺相如的功劳大,拜他为上卿。 (3)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译:从师学习的风尚也已经很久不流传了。 (4)甚矣,汝之不惠。 译: 太严重了,你的不聪明。 文言文翻译的标准: 字字落实, 文从句顺。 1、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 沛公想要在关中称王,让子婴做宰相,珍宝全都占有了。 2、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沛公兵十万,在霸上 项羽的军队40万,驻扎在新丰鸿门;沛公的军队10万,驻扎在霸上。 留 保留古今相同的词和专有名词,如人名、地名、朝代名、国名、官职、年号、某些典章制度名称以及物品名称等,这些不必翻译。 1、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然而未能达到,便可以因此没有悔恨,难道有谁还会讥笑吗? 2、盖亭之所见,南北百里,东西一舍。 在亭子上能看见的,从南往北约有百里,从东到西约有三十里。 把无意义或没必要译出的语气词、虚词删掉。 删 将单音词换成双音词,词类活用词换成活用后的词,通假字换成本字…… 换 1、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 踏着险峻的山岩,拨开纷乱的野草;蹲在虎豹形状的怪石上,登上形如虬龙的树枝。 2、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 城池倚据在荆楚和华夏交接的地方,客人和主人都是东南一带的俊杰。 3、吾归破贼,必灭贺兰,此矢所以志也! 我回去打败叛军后,一定要消灭贺兰进明,这支箭就用来作为标识。 1、大王来何操? 大王来的时候带了什么东西? 2、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 白天,来往的船只在亭子的前面出没;夜晚,鱼龙在亭子的下面悲壮地号叫。 把文言句中特殊句式按现代汉语要求调整过来。(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等、状语后置、主谓倒装) 调 1、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补出省略内容。(省略句) 持戟交叉守卫军门的卫士想阻止他进去。 (之) 2、爱霁云之勇且壮,不听其语。 (贺兰进明)喜欢南霁云的勇敢和壮伟,不接受他的请求。 3、江出西陵,始得平地。 长江从西陵峡流出来,方才得到平坦的地形。 (于) 补 根据上下文语境,灵活贯通地翻译。这往往指前五种方法都用上了还不能解决问题时。 贯 1、秋毫不敢有所近。 2、当其围守时,外无蚍蜉蚁子之援,所欲忠者,国与主耳。 当他被叛军包围而坚守时,外面没有一点哪怕极为微弱的援助,所要效忠的,就是国家和皇上。 连秋天里野兽的毫毛也不敢接近。(连最小的东西也不敢占有。) 字字落实留删换, 文从句顺调补贯。 请让我大略的陈述自己固塞鄙陋的意见。 2、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派遣将领把守关隘的原因,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的进来与特殊的情况 3、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念父母,顾妻子;至激于义理者不然。 按照人的实情来说,没有不贪生恶死的,他们要顾念父母,顾念妻子儿女;至于被正义、真理所激发而死的人就不是这样了。 4、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 假使他的心中坦然,不因环境影响而伤害性情,那么走到哪里会不快乐呢? 拓展训练: 曾子衣敝衣以耕。鲁君使人往致邑(给一座城)焉,曰:“请以此修衣。”曾子不受。反复往,又不受。使者曰“先生非求于人,人而献之,奚为不受?”曾子曰:“臣闻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纵子有赐,不我骄也,我能勿畏乎?”终不受。孔子闻之,曰;“参之言足以全其节也。” 2、我听说,接受别人的东西就敬畏别人,给予别人东西的就骄傲地待人。即使国君对我有了赏赐以后,不傲视我,但我能不畏惧吗? * *

文档评论(0)

zb8238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