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8 孔明借箭
学习目标
1.认识“瑜、日、晌”;会写“曹、瞒、吾、嘱、勿、诈、擂、呐”;理解“支吾、擂鼓、呐喊、欣然而至、军中无戏言、神机妙算”等词语。
2.引导学生通过默读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弄清孔明借箭的前因
后果,进一步感知作者叙述故事和刻画人物的方法。 (重点)
3.引导学生联系全文内容,理解全文中心句,认识孔明、周瑜这两个人物的特点。(难点)
导读
这篇课文是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有关“草船借箭”的情节改写的。文中写周瑜由于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要诸葛亮在
十天内造好十万支箭,以此陷害他。诸葛亮同周瑜斗智,用妙计向曹操“借箭”,挫败了周瑜的暗算,表现了诸葛亮有胆有识,才智过人。也写出了周瑜的妒贤忌能、鲁肃的忠厚老实、曹操的谨慎多疑。
【作者链接】
罗贯中(约1330~约1400),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戏曲家,是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罗贯中的一生著作颇丰,代表作有《三国演义》等。
【背景资料】
诸葛亮,字孔明,早年隐居在襄阳隆中。他二十七岁时,刘备三顾茅庐,使得这位“躬耕陇亩”的“布衣”一举登上当时风云变幻、群雄角逐的政治舞台。在他的辅佐下,刘备联合孙权,共抗曹操,取得了赤壁之战的胜利,奠定了鼎足三分天下的局势。这个故事,就发生在赤壁大战之前。
【多音字组词】
妒忌:对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比自己好的人心怀怨恨。
迟延:耽搁,拖延。
例:货物迟延了好几天才到,耽误了生意。
虚实:虚和实,泛指内部情况。
神机妙算:妙算,指神奇巧妙的计谋。形容非凡的机智和巧妙的计谋,有预见性,善于估计客观形势,决定策略。
例:小弟弟笑嘻嘻地说:“我神机妙算,爸爸快回来了。”
【近义词】
妒忌——嫉妒 迟延——拖延 懊悔——后悔
神机妙算——足智多谋
【反义词】
决意——犹豫 推却——接受 神机妙算——鼠目寸光
【词义辨析】
故意 存心
辨析:“故意”“存心”是一组同义词,“存心”除“故意”的意思之外,还有“怀着某种念头”的意思,多用于贬义,如“存心不良”;而“故意”虽
也是有意识的行为,但语意较轻,一般不含褒贬色彩。
例句:1.他故意把声音提得很高。2.你这不是存心难为我吗?
课文详解
却说鲁肃领了周瑜(yú)言语,径来舟中相探孔明。孔明接人小舟对坐。肃日(yuē):“连日措办军务,有失听教。”孔明日:“便是亮亦未与都督贺喜。”肃日:“何喜?”孔明日:“公瑾(jǐn)使先生来探亮知也不知,便是这件事可贺喜耳。”唬(hǔ)得鲁肃失色问日:“先生何由知之?”孔明日:“这条计只好弄蒋干。曹操虽被一时瞒过,必然便省悟,只是不肯认错耳。今蔡、张两人既死,江东无患矣,如何不贺喜!吾闻曹操换玠(jiè)、于禁为水军都督,则这两个手里.好歹送了水军性命。”鲁肃听了,开口不得,把些言语支吾(wú)了半晌(shǎng),别孔明而回。孔明嘱(zhǔ)日:“望子敬在公瑾面前勿言亮先知此事。恐公瑾心怀妒忌,又要寻事害亮。”鲁肃应诺而去,回见周瑜,把上项事只得实说了。瑜大惊日:“此人决不可留!吾决意斩之!”肃劝日:“若杀孔明,却被曹操笑也。”瑜日:“吾自有公道斩之,叫他死而无怨。”肃日:“何以公道斩之?”瑜日:“子敬休问,来日便见。”
次日,聚众将于帐下,叫请孔明议事。孔明欣然而至。坐定,瑜问孔明日:“即日将与曹军交战,水路交兵,当以何兵器为先?”[赏句: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能,意欲加害诸葛亮。从周瑜不动声色的话中反映出他的险恶用心。]
孔明日:“大江之上,以弓箭为先。”瑜日:“先生之言,甚合愚意。但今军中正缺箭用,敢烦先生监造十万枝箭,以为应敌之具。此系公事,先生幸勿推却。”孔明日:“都督见[xiàn]委,自当效劳。敢问十万枝箭,何时要用?”瑜日:“十日之内,可完办否?”孔明日:“操军即日将至。若候十日,必误大事。”瑜日:“先生料几日可完办?”孔明日:“只消三日,便可拜纳十万枝箭。”瑜日:“军中无戏言。”孔明日:“怎敢戏都督!愿纳军令状:三日不办,甘当重罚。”瑜大喜,唤军政司当面取了文书,置酒相待日:“待军事毕后,自有酬劳。”[赏句:运用对比的手法,初步展示了周瑜胸襟狭窄、忌贤妒能的性格和诸葛亮豁达大度的品质。]孔明日:“今日已不及,来日造起。至第三日,可差[chāi]门五百小军到江边搬箭。”饮了数杯,辞去。鲁肃日:“此人莫非诈乎?”瑜日:“他自送死,非我逼他。今明白对众要了文书,他便两胁生翅,也飞不去。我只吩咐军匠人等,叫他故意迟延,凡应用物件,都不与齐备。如此,必然误了日期。那时定罪,有何理说?公今可去探他虚实,却来回报。”[赏句:“为什么借箭”,这是故事的起因。文中写周瑜对诸葛亮的才干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