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本课件在制作过程中,力争将资料来源标注清楚,这可参照每一页面或封面文件下端的备注栏。 但因原始资料过于繁多,在引用时也存在着多次的复制、粘贴或增加、删除,可能存在部分标注错位或未加标注的情况,我对此表示歉意并对原作者表示敬意。 如您对某资料的标注或引用有异议,可来信告知,以便在今后修订时增删或更改对该资料的标注或引用。 * /news200992020532670330711.shtml 首页 新闻中心 商会新闻 正文 商会会长聆听梁小民教授的讲座:晋商-镜鉴 河南晋商会部分会员参加梁小民教授讲座:晋商-镜鉴- ---中国第一商帮之道看企业家如何化解危机 从左至右依次为常务副会长程传文、常务副会长李全 勇、执行会长李子郑、梁小民教授、会长赵伟、常务副 会长郭启文、秘书长李金泉、中尚传媒屈总 * /dfzb/html/2009-09/20/content_160635.htm 梁小民谈国民党的经济失败 刘擎 历史终结论面对的中国模式 王玮 金融危机的十年潜伏 徐友渔 个人主义在中国的命运 高欢 愚蠢的“爱国主义” 林达 麦卡锡:一个焦虑的时代(二十) 张旭东 清末民初旧体诗人英雄排座次 朱白 从青山七惠说到八○后以及女作家 李公明 穿行于大江与大海之上的 ……历史叙事与观念 乔纳森 新闻的新闻 随笔: 熊月之 刘绍铭 迈克 叶兆言 舒国治 /comment/folder332/2010/10/2010-10-2449662.html 梁小民:金融的“大国”逻辑 来源:财经国家周刊 发布时间:2010-10-24 11:07 [打印] [大 中 小] (梁小民) 在国际金融界,汇丰的历史无疑是引人入胜的。这家起源于香港、发展壮大于中国、继而扩张至全球的英资金融机构,在过去140多年的时间里,在权力与金钱的疆域内,演绎了一个又一个跌宕起伏的金融故事。汇丰的成长故事,可以使我们从一个侧面体悟到它独特的成功之道。 历史永远在昭示未来。刘诗平的《汇丰帝国——全球顶级金融机构的百年传奇》一书,表面上为我们展现了汇丰金融帝国145年跌宕起伏的传奇般历程,但更多地折射了昔日“日不落帝国”的兴衰变迁,以及霸权之间的势力更替。 今天,全球的经济格局再次天翻地覆。经济力量的消长起落,必然是金融资本的弱肉强食:在全球银行业的排行榜中,上世纪八十年代日本银行业牛气冲天,九十年代美国金融业卷土重来,而目前中国银行业在排行榜上“露脸”,无不折射出全球经济力量的起伏消长。 从几百年来的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来看,任何金融力量的扩张,都是工业力量和贸易力量崛起的结果,如15世纪以来的美第奇家族、富格尔家族,荷兰的东印度公司,英国的汇丰银行,以及20世纪花旗、高盛、摩根等美国金融财团,甚至于目前“高处不胜寒”的中国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等。 汇丰的崛起,并非偶然。1815年拿破仑滑铁卢战役后,工业革命走在前头的英国逐渐在欧洲确立了霸权地位。而在远东,英国也挟其当时的军事力量和商业力量,打开了印度和中国的大门,巨额贸易积累的金融资本,必须有银行来通畅运营,加上第二次鸦片战争打开了更大更多的中国腹地。1865年汇丰的横空出世,正是英国在华金融资本扩张的必然要求。 根据刘诗平书中提供的资料,从1845年英国丽如银行首次在华设行展业,到1865年汇丰银行高调成立,20年间,除了1860年在华设立分行的法兰西银行之外,以及德意志银行于1872年到1875年在上海短暂地存在,竞争基本上是在英资银行内部展开。 当然,汇丰也生逢其时。19世纪五六十年代正是资本主义国家的黄金二十年,第二次经济全球化发轫其中,澳大利亚和加利福尼亚的黄金大发现,为当时的全球经济注入了巨额的货币,而铁路的建设热潮、海底电缆的铺设、内燃机的广泛运用、现代轮船的纵横四海,为各国工业品的全球竞争缩短了时空。 在此其间,英国的银行业也得到了蓬勃发展。在英国本土,1860年到1865年间,包括银行、贴现公司、金融信托公司在内的各种金融企业的数目和资本直线上升;而在英国的殖民地,银行也急速膨胀,1862年至1865年的4年间,先后诞生了19家银行,单是1864年登记的殖民地银行就达7家之多,在香港和上海,这几年新设的英资银行同样如雨后春笋般地冒出来。 当然,随着德、俄、美、日等资本主义国家在十九世纪下半叶的崛起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