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在寒冷的腊月的夜里
【教学目标】
1.诵读诗歌,引导学生体验诗歌作品的情感意蕴,形成自己的理解。
2.体会意象在诗歌中的作用。
3.理清诗歌的写作思路,把握世人透露出的悲凉而深沉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诗歌拥有的丰富性和表现力的意象。
2.诗人在诗中表达的悲凉而深沉的情感。
【教学方法】
诵读吟咏法、欣赏法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投影仪、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请看大屏幕这个名字——查良镛。他是谁?喜欢武侠小说的人应该知道,这是金
庸先生的原名。再看——查良铮,有谁知道?
他就是被称为中国新诗第一人的穆旦。二人皆为清代诗人査慎行的后人。而海宁査家历史
极为悠久,系出春秋查子,代代书香,明清以来是 “文宦之家”,文人学者辈出,“一门七进
士,叔侄五翰林”。康熙皇帝称之为“唐宋以来巨族,江南有数人家”。
“查氏兄弟”虽然从未谋面,但有意思的是,他俩不约而同都选择拆字法为自己取笔名,
不同的是,金庸将名字 “镛”拆开,而查良铮将姓拆开,这就是——穆旦。
今天我们借这首《在寒冷的腊月的夜里》走近穆旦。
二、背景介绍。
联系艾青《我爱这土地》诗歌的写作背景,让学生只言片语简介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八年的
情景,进而说说此诗的时代背景。明确:穆旦这首诗写于 1941 年日寇铁蹄践踏下的那段中华
1 / 2
民族最黑暗的日子。
三、诵读感悟。
播放朗诵,学生自由模仿朗诵诗歌。注意朗读的停顿、重音和语调、语速。
四、理解探究。
1. 学生自由谈自己的理解
2. 学生说出诗歌中的意象及修饰词
(寒冷的腊月的)夜里 (北方的、枯干的)田野
(冻结的)小河 (古老的)路
(堆着沙土的)窗 (低矮的)小街
(泥草的)屋顶 (旧了的)镰刀、锄头……
(飘落的)雪花
这些意象使你联想到了什么?
3. 结合背景,深刻感悟。
教师引导学生注意诗歌的时代背景,创作于 1941 年,此时的中国正是灾难最深重的年代。
教师总结:这些意象构成中国北方农村的景象,意境却是荒芜、冷寂、压抑、古老、固
化……作者正是“借一景喻民族”, 这北方的农村不正是我们饱经沧桑的苦难民族,不正是古
老而灾难深重的中国吗?
4. 诗中重点描写了一老一少两个人物形象。是怎样描写的?又是怎样的人物形象?
明确:一个写脸色:“一副厚重的,多纹的脸”;一个写哭声:“谁家的儿郎吓哭了,哇
——唔——唔——从屋顶传过屋顶”。父亲的这张脸是勤奋农民的象征,也是久经沧桑的苦难
民族的象征。儿郎的哭声则应代表新生和希望。然而子辈长大成人后,仍和父亲“一样地躺下,
一样地打鼾”,一样地劳作、辛苦,一样地麻木、呆滞,这是何等的不幸,何等的悲凉。
5. 诗人面对灾难深重的中国,在诗中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内容?
明确:表达了祖国的苦难和人民的痛苦,交织着诗人对人类命运和名族忧患的内在感受和
悲凉而深沉的情感。
五、小结。
如果一本穆旦的诗集和一本金庸的武侠小说摆在你的面前,也许你会毫不犹豫地选择金庸。
你也许不会因为今天的一节课、一首诗而喜欢穆旦,喜欢穆旦的诗。但至少你要记住这个名字。
在你成长的路上,也许有一天你会让诗歌去丰富你的世界,提升你的精神,那时别忘了读一读
穆旦。
2 / 2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