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体会诗人通过对历史瞬间的放大,通过再现强烈的主观感受,表现了对历史的深刻的
反思。
2.在熟读的基础上,结合诗人的人生经历和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本诗深刻而含蓄的主题。
二、过程与方法
可以对课文做出不同的解读,引发不同的联想。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诗人刻画出那个动乱时期老年一代的生存状况:动荡,惶惑,却不乏深沉的忧患。我们
过对诗人个人遭际的速写式的记录,见证了那段不堪回首的历史。
【教学重难点】
1. 理解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2. 诗歌的主题比较深刻而含蓄。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食指,生于 1948 年原名郭路生,著名诗人,被称为新诗潮诗歌第一人。文革中因救出被
围打的教师而遭迫害。从小学开始热爱诗歌,20 岁时写的名作《相信未来》《海洋三部曲》《这
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等以手抄本的形式在社会上广为流传。2001 年 4 月 28 日与已故诗人海
子共同获得第三届人民文学奖诗歌奖。著有诗集《相信未来》《食指、黑大春现代抒情诗合集》
《诗探索金库·食指卷》《食指的诗》。
在 1978 年改革开放以后诞生的文学作品中,无论是诗歌还是小说,都出现过一股不小的
“知青文学”热。知青是指文化大革命中从城镇参加上山下乡的初中或高中学生。知青文学反
映的都是当年知识青年独特的经历和感受。1968 年底,上山下乡的高潮兴起,20 岁的诗人也
加入到这个大潮中。《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写的是诗人告别北京时的悲壮场面。诗人回忆
这首诗的写作经历时说:“在去山西插队的火车上(火车四点零八分开),我开始写这首诗。
当时去山西的人和送行的人都很多。再有,火车开动前‘咣当’一下,我的心也跟着一颤,然
后就看到车窗外的手臂一片。一切都明白了,‘这是我最后的北京’(因为户口也跟着落在山
1 / 3
西)。”
二、学习诗歌。
1. 朗读第一节,作者为什么反复强调说“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诗人反复强调说“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诗人把北京的记忆定格在“四点零八分”这
一特定的时刻,是因为这一刻是诗人命运的分水岭,这一刻是诗人记忆中最深刻的一道印痕。
四点零八分的北京是诗人心中“最后的北京”。
2. 诵读第二节,描绘了挥手送别的景象,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第二节写了火车开动后诗人离开北京时的感受,虽然感觉到了“一阵剧烈的抖动”,涉世
不深的诗人却“不知发生了什么事”,而“双眼吃惊地望着窗外”。这里,没有歌声如潮、锣鼓
喧天的虚假场面,没有“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的豪言壮语,有的只是离乡背井的茫然和恐慌。
挥手送别的景象,反衬了离乡人的依恋之情。车站晃动的幻觉以及自己对眼前景象的不解,则
分明表达了诗人以及当时青年人所共有的迷惘与失落。
3. 朗读第三节,怎样理解“妈妈缀扣子的针线穿透了心胸”?
诗人化用了那首有名的《游子吟》一诗:“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神密密缝,意
恐迟迟归。”诗人曾回忆说:“小时候我有一个极深刻的印象,妈妈给我缀扣子时,我们总是
穿着衣服。一针一线地缝好扣子,妈妈就把头俯在我的胸前,把线咬断。”诗人由离别的痛联
想到母亲和为自己缝扣子的针线,并把他们叠合在一起。让诗人感到疼痛的是眼前的离别,但
是诗人更愿意相信这疼痛是母亲的针线“穿透了心胸”,因为如果是那样,我和母亲就会因为
这针线和这疼痛而血肉相连了。离家的诗人,感觉自己的前途就象风筝一样飘摇不定,同时又
希望风筝的线牵在母亲的手中。这里既写出了诗人失落和迷惘的心绪,又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对
故乡和亲人的依恋之情。
4. 朗读第五节,写出了自己“四点零八分”什么样的感受?
诗人在第五节写出了自己“四点零八分”时强烈的感受:无比失落。原本是火车离开车站,
但在诗人看来却是“告别的声浪”“卷走车站”,是“北京在我的脚下/已经缓缓地移动”。这种
物我颠倒的错觉传达出诗人这样的心声:脚下的大地已经被抽空,自己已经被这个时代、被北
京(故乡)抛弃了,此后将到处漂泊,没有立身之地。
5. 朗读最后两节诗,作者如何直接抒写自己对北京的依恋之情?
最后两节诗诗人直接抒写了自己对北京的依恋之情。“再次挥动手臂”,而且在诗人眼前,
北京已和母亲叠合在一起,想“抓住她的衣领”,对着她“大声地喊叫”,让她永远户头自己。
茫然之中,诗人绝望地伸手乱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2年宜春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含答案详解.docx VIP
- 印花税法解读课件PPT.pptx VIP
- 信息安全培训课件银行.ppt VIP
- 2025年高速公路收费员考试题(附答案+解析).docx VIP
- 抗高血压药物的分类应用抗高血压药物的分类及应用.doc VIP
- 2024年宜春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含答案详解.docx VIP
- 光伏发电能源项目.docx VIP
- 重症肌无力护理业务学习.pptx VIP
- Razer雷蛇雷蛇幻影战狼 V3 竞技版 8K PC专用 RZ06- 05550 支持和常见问题解答 用户指南 (简体中文)说明书用户手册.pdf
- 塑料件结构的设计规范.ppt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