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咬文嚼字》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咬文嚼字》这篇课文属于人教版语文必修五第三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这个单元主要学习的是文艺评论和随笔。这些文章或探讨艺术表现的语言形式,或评论某种美学现象,都持之有故,自成一家之言。阅读这些文章能够,能打开学生的思路启发我们取探讨某些问题。因此,学习这篇文章,除了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最好能够调动学生平时阅读作品的艺术体验,与文章中的相关评论做一番比较。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学习本文步步推进、逐层深入的论证结构。
2. 学习本文归纳法、例证法等论证方法,把握论述形象、生动、浅显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通过老师设置问题,引导同学们经过分组讨论、合作探究来进行文章的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在培养咬文嚼字精神、养成良好的阅读和写作习惯的同时,结合文中各例分析,切实领悟语言文字之美。
【教学重点】
作者如何使用例证法将抽象的道理论述得生动浅显,且极富文化内涵。
【教学难点】
理解第5自然段与中心论点的关系。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
通过播放视频《乞讨的艺术》让学生感受语言的魅力。
二.解题
“咬文嚼字”这个成语的本意是什么?那在本文中这个成语怎么理解呢?
明确:“咬文嚼字”:形容过分地斟酌字句。多指死扣字眼而不注意精神实质。文中的含义: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作者介绍
朱光潜(1897-1986),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翻译家。笔名孟石、孟实,安徽桐城人。主要从事美学研究工作,致力于翻译西方美学名著,在批判继承美学遗产方面,作出了卓有成效的努力,他的《西方美学史》是中国第一部系统论述西方美学历史的著作。他的美学理论在中国当代美学流派中自成一派,影响甚大。主要代表作有:《文艺心理学》《谈美书简》《给青年的十二封信》等。
四.整体感受
阅读文章的1至5段,归纳一下这一部分的主要内容。
    明确:“咬文嚼字”实质上就是文字和思想的调整。
五.深入分析
    1.这几段中作者举了那几个例子?
    明确:(1)演员替郭沫若改台词
王若虚改《史记》“李广射虎”
“推”与“敲”
举例论证:
   (1)蒋介石为何饶人一命:蒋介石麾下有一将领,因作战不利,损失惨重。下面的司令长官不知如何处置,发电请他老人家定夺。蒋校长一见电文,暴怒不已,挥笔写下八个大字:“情有可原,罪无可逭”。这一看就是要就地正法的意思。下面人见了,想这也太不讲情面了,得想个法子救那人一命。结果真想出一法子,只把那电文改了下顺序:“罪无可逭,情有可原。”这么着一颠倒,意思大变,原先是罪大,如今是情重,如此那将领才保往一命。事后蒋先生发现这人没给枪毙呢?也搞不清当初自己是如何写的了,又念那人屡有战功,也只好睁只眼闭只眼,不了了之了。
结论:句式不同,情感不同
左宗棠改句式:屡战屡败改成了屡败屡战。
结论:句式不同,句子的意味不同,句子的思想情感便有不同
(3)传说,清朝末年,慈禧太后请一位著名的书法家为她的扇子提诗。那位书法家写的是唐朝王之焕的诗《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由于疏忽,书法家忘了写“间”字。慈禧大怒,要杀他。那位书法家急中生智,连忙解释到:“老佛爷息怒,这是用王之焕的诗意填的一首词。”并当场断句,读给慈禧听:黄河远上,白云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慈禧听了,转怒为喜,连声称妙。
结论:文章的字数不同,意味也不同,文字的好坏,主要是意味、表达效果,而不在繁简。
相传,一日苏轼与苏小妹、黄庭坚一起赏画,见上面题联很有趣:轻风()细柳,淡月()梅花。看似四字联,中间却空一字,小妹建议在中间加字作“腰”,成为五言联句。苏轼文思最快,立即响应,填字使之成为: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苏小妹却评之为“下品”。黄庭坚接对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小妹微笑道:“好是好了,但仍不属上品。”黄庭坚忍不住了,问:“依小妹的高见呢?”小妹则填: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苏东坡、黄庭坚吟诵着,玩味着,不禁拍掌称妙。
综观三人的对联,小妹的最妙:因为“扶”字不仅写出风的轻柔和柳的纤弱,而且写出了风与柳的亲昵之态,更形象生动;“失”字表现了月下梅花不映不隐的朦胧美,既强调了月光的皎,又兼顾梅花的洁,突出了两者融为一色的景象。
(5)竹影横斜水清浅,桂香浮动月黄昏。——江为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
     让同学们比较分析这两个句子哪个比较好?先拿出几分钟让同学们讨论,然后各小组选出发言人发表看法。老师作出点评。
拓展延伸
1.文人谈炼字:
吟安一个字,捻断数根茎。        ——卢延让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杜甫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教案设计.docx
 - 林中水滴教案设计.docx
 - 鹿的角枝教案设计.doc
 - 美国宇航员登上月球教案设计.docx
 - 米隆老爹教案设计.docx
 - 南园(其五)教案设计.docx
 - 培养一名科学家教案设计.doc
 - 琵琶引(并序)教案设计.doc
 - 起诉书教案设计.doc
 - 沁园春 雪教案设计 .doc
 
- 湖北省武汉市东西湖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
 - 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
 - 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城南初级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英语试题(含答案).docx
 - 湖北省襄阳市第四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 河南省南阳市六校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
 - 宁夏扶贫扬黄灌溉一期红寺堡五泵站及五干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pptx
 - 内昆铁路隧道结构防排水技术施工组织设计方案(1).pptx
 - 南山田厦新村改造项目变压器防护棚方案(1).pptx
 - 南京某煤气站钢结构气柜施工组织设计.pptx
 - 内蒙某煤矿700米副斜井施工组织设计.ppt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