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免疫学—超敏反应(基础篇).ppt

  1.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II 型超敏反应 type III hypersensitivity 免疫复合物型(Immune complex type) 血管炎型(Vasculitis type) 是由免疫复合物(IC)介导,补体活化、中性粒细胞释放溶酶体酶和血小板活化导致血管炎症和组织损伤。 III 型超敏反应 一、发生过程 抗体 IgG/IgM 抗原 沉积于小血管基底膜 激活补体,吸引嗜中性粒细胞 局部及全身免疫复合物病 免疫复合物 (IC) Immune complex (一)抗原 内源性抗原:变性IgG,核抗原等 外源性抗原: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异种血清、药物等 (二)抗体 主要是IgG,IgM,IgA类抗体 (三)IC的形成和沉积 1.IC的数量:长期反复感染、长期用药或自身抗原长期存于体内,均可形成较大量的IC,不易完全清除。 2.IC的性质: ◆AgAb, 小分子IC,肾小球滤过排除; ◆Ag≈Ab, 大分子IC, 易被吞噬清除; ◆Ag略Ab, 中等大小IC, 不易被吞噬清除,易沉积 3. IC在局部的沉积——致病的关键 ◆ 毛细血管通透性 ◆局部血流动力学因素:血管静水压高、血管迂曲、易产生漩涡的组织,如肾小球基底膜、关节滑膜 ◆机体清除IC的能力 IC的致病 损伤机制: 中等大小IC沉积于小血管基底膜 激活补体 组胺 C3a,C5a (过敏毒素) 肥大细胞脱颗粒 血管扩张,渗出 C3a,C5a,C567 (趋化因子) 吸引中性粒细胞聚集 释放溶酶体酶 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 加剧局部渗出 激活血小板 释放血管活性胺 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的炎症是III型超敏反应的特征 三、临床疾病——免疫复合物病 1. 局部免疫复合物病: Arthus 反应 反复注射马血清 反复注射胰岛素 2. 全身性免疫复合物病(急性): (1)血清病: (2)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 (3) 类风湿性关节炎 链球菌Ag+Ab —— IC ?沉积在肾小球基底膜 ?激活补体 ?局部炎症 ?免疫复合物型肾小球肾炎 自身IgG变性?产生抗变性IgG的自身抗体(类风湿因子) ?形成IC(IgG+抗IgG) ?沉积于关节滑膜组织 ?进行性关节炎 IV 型超敏反应 一、概念: 致敏T细胞再次接触相同抗原24小时后,产生T细胞介导的以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浸润为主的局部炎症反应。 二、发生机制 1、抗原:病毒,胞内寄生菌,寄生虫, 真菌,细胞抗原等。 2、参与细胞: T细胞: CD4+T细胞,释放淋巴因子 CD8+T细胞,释放穿孔素等介质,杀 伤靶细胞 单核巨噬细胞: 参与炎症反应 三、常见疾病 1、传染性超敏反应: 胞内寄生菌(如结核杆菌等) 病毒、寄生虫、真菌感染机体后, 可诱导巨噬细胞活化和T细胞免疫应答。 2、接触性皮炎 某些个体接触某些化学物品(药物、染料、油漆、化妆品等),小分子化合物与组织蛋白结合形成完全抗原,在局部激发T细胞介导的免疫炎症。 Contact dermatitis reaction to mango sap 总 结 四型变态反应的总结比较 临床实际情况的复杂性: 一种疾病可能涉及不同型的超敏反应 如链球菌感染后的肾小球肾炎(II或III型) SLE-- III型为主,可伴有II型(血细胞减少) 一种变应原可引起不同的超敏反应 青霉素--I型(过敏性休克) II型(血细胞减少症) III型(血清病样反应) IV型(外用药时,可引起接触性皮炎) 本章重点内容 超敏反应的概念 I~Ⅳ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 I~Ⅳ型超敏反应的常见临床疾病 超敏反应 hypersensitivity 金域检验学院 徐霞 1、概念 超敏反应(Hypersensitivity) 又称变态反应(Allergy) 机体受到抗原持续刺激或再次受到相同抗原刺

文档评论(0)

新起点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