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红楼梦——林黛玉与薛宝钗人物比较
“红学”之说,离不开林黛玉和薛宝钗两位女主角的争议,在大多数读者眼中,书中 的林黛玉虽然生性多疑敏感苛刻,但是能看到她的每一行每一言,都透露出一个“真”字。 相比之下,薛宝钗的温柔敦厚大方,却总让人感觉造作之姿,隐隐笼罩着一个“假”字。 假的东西总不及真的能够打动人心,黛玉的真心可以掩盖她的性格瑕疵,宝钗的假意则遮 住她在其它方面的光辉。但是,真的是这样吗?下面我们先来看一段话。
“盖贤与不肖之性,皆通人所兼具,非可以判然划分者也。人以宝钗为奸险,而阴邢 岫烟赎棉衣事,则亦仁厚。以黛玉为天真,而讥笑一村老妪为‘牛’为‘母蝗虫’,则亦刻薄。 且宝钗宽大,黛玉偏狭,宝钗善体谅他人,而黛玉则心存嫉妒,然则宝钗必不肖而黛玉必 贤乎?谓宝钗之美德全出于造作亦过,要而言之,人之天性不同,所表现者亦异也。”
此上一番论述,指出黛玉和宝钗的贤与不肖所兼具,打破了长期以来“褒黛贬钗”的 常论,。这里,我就从林黛玉和薛宝钗的出生背景,生活环境,成长历程,命运走向四个方 面论述两人的鲜明的艺术形象。
一、出生背景
林黛玉:出生家庭既是钟鼎之家,又是书香之族,这也为她具有满腹才华打下了坚实的基 础。 但是就是出生在这样的一个世家,到了她这一代却是仅仅剩下她一个人,盛门的背 后,展现的却是无比的凄凉和孤苦。父母相继去世,无依无靠是必然的结果。生长在这样 的世家,从小接受的不是生存之能,而是精神气质上的追求,那么她的傲气自然是油然而 生。 但是就是她这样一个经过精神洗礼的女子,却要过着寄人篱下,在贾府鱼龙混杂的 地方看着别人的眼色生活,心中的悲戚是不言而喻的,所以黛玉之所以是孤高自诩,目下 无尘,根源在于是自己本身的生活理想和现实的矛盾。
薛宝钗:出生在皇商家庭里,已经处于人心斗争的漩涡之中。父亲从小将她当男儿一般来 抚养,使她比他的哥哥强个一百倍 但是也正因为如此,才让她从小就生活在家业的重担 之下,父亲早逝,唯一的哥哥又不成器,家族的辉煌已是西山落日,光芒渐消。家族的重 担无时无刻的压在她的肩膀上,令她做事不能随心而发,须得左右权衡,小小年纪被迫接 受大人的世故圆滑。并且生活在贾府,人性受到压制,活得很累。这样残酷、无奈的现实 环境造成了她追求现实功利,谙熟世故,城府极深。
二、生活背景
林黛玉:自小的生活的环境及其的简单,是一个纯净空灵的世界,直到父母的接连去世, 让她开始知道生命无常和世事变幻莫测。 对这种对无常的无法掌握和对逝去的难以割舍让 她有着一颗惶惶之心,不安时时笼罩在她的内心深处。以致她才会有异于常人的想法,“人 有聚就有散,聚时欢喜,到散时岂不冷清?既清冷则生伤感,所以不如倒是不聚的好,比 如那花开时令人爱慕,谢时则增惆怅,所以倒是不开的好。”(第 31 回《撕扇子作千金一笑 因麒麟伏白首双星》)对繁华散尽之后的感叹痛惜,无奈伤感一一洞明。
薛宝钗:从她大哥薛蟠的累累劣迹就可以看出她生长的环境是多么的纷繁复杂。再加上一 个大家族里所谓的一些夺权争产明争暗斗之事,在她年幼的心里已经埋下了现实是残酷的 萌芽。 她是一个具有远见和才识的女子,自云守拙本只是明哲保身,然而周围的环境始 终不相宜,让自己的才华在对现实的迁就之中渐渐的隐没,这对她本人不得不说是一个遗 憾。
独具匠心、十分有趣的位置转换:
林黛玉出生于书香世家,封建礼教自然是自小就学,自小就知,但是她在《红楼梦》中却 是一个封建礼教的叛逆者,而薛宝钗出生于皇商世家,封建教条的管束自然没有那么的重, 但是她却是一个封建社会标准的淑女。
在封建社会之中,对子女,特别是女儿的遵守礼教的教导,一般都是来自于母亲。但是林 黛玉却是幼年丧母,这样,封建礼教的第一导师就没有了。之后父亲林如海给她聘请的老 师贾雨村也是一个漫不经心的人,自然对她的封建教化更不会放在心上。那么林黛玉可以 说自小根本就没有接受过什么封建礼教,那么她会目无礼教,敢于反叛,只管真心就不难 理解。在这一方面,薛宝钗正好相反,她是幼年丧父。也就是在父亲死后,她才停止了诗 书方面的用功,为了不让母亲操心而专心于针凿家计等事,此时宝钗母亲对女儿的封建礼 教教导现在才刚刚开始。之后薛家有心想让女儿进宫选秀,要合封建第一帝王的心意,在 封建礼教上更是不能放松。于是,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教导宝钗,想让她慢慢的转 变为封建教教条的卫道者。但是她写的《螃蟹咏》,对当时那些横行无道的官场人物如贾雨 村之流,进行了尖锐的讽刺。所谓诗歌见其志,实际上她骨子里却颇有愤世嫉俗的性格因 子,她对当时的社会抱有一种强烈的批判精神。就连开始骂她热衷于仕途经济的贾宝玉都 赞叹说写得痛快,如果认为薛宝钗真的是一个封建卫道者,那么赞扬她的贾宝玉也难脱干 系了。(第 38 回《林潇湘魁夺菊花诗薛蘅芜讽和螃蟹咏》)薛宝钗对宝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