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 地理环境的广阔性与完整独立性,形成中国传统文化的包容性和连续性 地理环境广阔,对各种文化有着巨大容量的承载空间,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包容性强的显著特点 为什么中国传统文化能够在数千年历史中不曾中断地连续传承发展?根本原因,在于地理环境的完整独立与相对封闭。与世界其它几大文明古国的情况相比较,古埃及文化因希腊亚力山大大帝占领埃及而被希腊化,古罗马文化因日尔曼族入侵而被中断,古印度文化因雅利安人的入侵而被摧毁,唯独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生生不息,绵延不绝,连续传承未曾中断,显示出经久不衰的强大生命力和凝聚力。分析个中原因,不能不归结于中国地理环境的完整独立与相对封闭。 4.农耕地理环境支配下的中国“天下中心”观 春秋时代我国的政治家、思想家有一个建立“文化中国”的伟大理想。当时他们所谓的“中国”,既不是一个地理概念,又不是一个政治概念,也不是一个种族概念,而是一个文化的概念,即与野蛮相反的“文明”; 有所谓“中国而失礼义则夷狄之,夷狄而能礼义则中国之”的说法。 5.古代农耕地区与游牧地区的矛盾冲突与文化融合 ① 农耕文化的基本持征 农耕生产离不开土地,春种秋收周而复始,必须定居下来,顺应季节的变化按部就班进行田间劳作。长期定居一隅被束缚在狭小的土地上,必然封闭狭隘,目光短浅。世世代代在单一的、传统的生产方式中重复劳动,必然形成农耕社会因循守旧的传统习俗或墨守陈规的封闭意识。 另外,农耕民族安于故土,决不轻易迁徙,群体不流动,死守故土,年复一年的封闭、与世无争的“定居”中,缺乏一种积极进取,不断开拓的冒险、创新精神。 ② 游牧文化的基本持征 以水草为转移不断转换地域空间,流动性的群体,流动性的生产方式,必然导致游牧文化的外向性与开拓性。 大规模四处流动,敢于踏上陌生的土地,勇于开拓新的生存空间,不断和陌生的群体相碰撞,使游牧民族与生俱来带有一种开拓进取的积极精神。 二、人文地理环境 主要指社会人为创造和划分的地理环境 1、疆域 * * * * * * * * * * * * * * * * * * * 中国传统文化 的历史地理环境 一、中国自然地理环境 1、气候 中国气候的三个特点: 一是气候类型多种多样 二是季风气候明显 三是大陆气候强 温度的变化: 湿度的变化: 气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一是气候与节气文化 二是气候与中医文化 三是气候与诗词 气候与其它文化方面的影响,如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建筑文化等 气候的寒冷对我国的衣食住行、风俗习惯、文化的产生也有影响,如生活中很多人和事,都冠上了“寒”字:寒士、寒俊、寒舍、寒门、寒窗、寒衣、寒暄、心惊胆寒、尸骨未寒等 2、地形、地貌: 特征: (1)中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 山的风格一是雄伟,如泰山、喜马拉雅山; 二是险峻,如华山; 三是幽深,如青城山 四是奇特,如黄山 五是秀丽,如峨眉山 (2)中国的地势西高东低,自西向东构成“三大阶梯” (3)三面是山,一面临海; 中国的地形地貌对文化的影响: (1)中国的多山多水的地形地貌造就了极富特色的中国山水文化。 (2)中国的地形地貌,使中国文化更多地讲究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1)疆域的辽阔,带来了中国文化中心经常转移 (2)中国文化具有独立完成的特点 (3)地理环境与中国文化的多样性 (4)地理环境与中国文化的延续性 (5)地理环境与开放与闭关的关系 1、地理环境的复杂性与差异性,形成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性与多元性。 我国自古以来疆域辽阔,土地面积广大,地形地貌复杂、气候类型多样,各种不同区域地理条件差异明显,整体地理环境独立封闭,这是我国总体地理环境的显著特征。 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 从地形地貌类型看,我国地形从东到西可划分为沿海低洼平原地带、平原向高原过度地带以及高原地带三种类型。地形地势西高东低,高度由西向东依次递降,呈现出三大阶梯式的地形地貌,从西部的高山到东部的沿海,海拔悬殊,差距达到9000多米。 从气候气温方面来看,我国气候带由北向南可分为亚寒带、寒温带、温带、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等六种类型。从北部的黑龙江流域到南部的南沙群岛,气温差距冬季可达50°C以上的悬殊,夏季的温差也可达20°-30°C。年降雨量方面,由于受季风气候影响,我国的降雨量由东南向西北递减,多雨地区和干旱地区的降雨量悬殊巨大,相差1500毫米以上,多雨的地区年降雨量可达1600毫米以上,而某些干旱地区年降雨量不足50毫米。 地形地貌的差别,气候类型的差别,海拔高度以及降雨量的差别等等,必然形成不同的地理气候区域环境,由此产生不同的经济类别区域,形成不同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从而形成中国传统文化丰富性与多元性格局的存在形态。 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性与多元性,与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密切相关。 比如,按我国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