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与运动损伤.ppt

  1.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常见运动损伤中药及方剂 中药治疗运动损伤具有独特的治疗法则和丰富多彩的治疗方法,有着内外兼治、价廉简便、疗效较佳的特点。 一、中药的主要用法 运动损伤中中药的用法一般有内服、外用、注射等。 1、内服 有膏、片、丸、汤、酒等制剂。 2、外用 有外敷、熏洗、热熨、电渗透等。 3、注射 将配好的药物制成针剂,作肌肉注射、穴位注射或损伤局部的封闭注射。如红花注射液、当归注射液等。 二、运动损伤常用中药 (一)活血祛瘀药 能够促进血液运行,祛除淤血积滞的药物。 活血祛瘀药能通行血脉,消散瘀滞,从而起到通经散瘀、止痛、消肿的作用。 1、红花 功能:活血通经、散瘀止痛。 主治:主要用于痛经,经闭,跌打瘀肿,关节疼痛。孕妇慎用。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g。外用适量。 2、三七 又名田七,明代著名的药学家李时珍称其为“金不换”。 功能:祛瘀止血,消肿止痛。 主治:用于各种内外伤出血,跌打损伤瘀肿疼痛等。 用法用量:内服2~5克。 3、乳香 为橄榄科植物卡氏乳香树的胶树脂,主产索马里、埃塞俄比亚。 功能:活血行气,舒经止痛,消肿生肌。 主治:用于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痛经,产后腹痛等。 用法用量:内服3~9克。 4、没药 橄榄科植物地丁树或哈地丁树的干燥树脂,又名末药。主产于非洲索马里、埃塞俄比亚以及印度等地。 功效:散血祛瘀,消肿定痛,去腐生肌。 主治:痛经、经闭、跌打损伤、目赤肿痛等。 用法用量: 3~9克。常与乳香配合使用。 5、血竭 血竭为百合科剑叶龙血树或龙血树树脂 。 功效:化瘀止痛,止血生肌。 主治:用于治疗跌打损伤等外伤出血,也可用于疮疡久不收口,有防腐生肌,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 用法用量:1~1.5克。 6、桃仁 功效:活血祛瘀,润肠通便,止咳平喘。 主治:用于经闭,痛经,跌扑损伤,肠燥便秘。 用法用量:5~9克。 (二)理气药 中医认为,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理气药具有行气活血、行气通经、行气消滞的作用。 主要有陈皮、青皮、木香、沉香、厚朴、枳壳等。 1、陈皮 功效:理气健脾,降逆止呕。 主治:用于跌打损伤所引起的脘腹胀满、不思饮食。治疗损伤后期局部经络不通所致的疼痛肿胀等。 用法用量:3~9克。 2、青皮 为橘类未成熟果实的青色果皮。 【功能】 疏肝破气,消积化滞。 【主治】用于跌打损伤中后期由于气滞血瘀所引起的局部肿胀疼痛。也可用于消化不良等症状。 【用法用量】 3~9g。 3、沉香 功效:行气止痛,温中散寒。 主治:用于损伤中后期患者腰膝虚冷、疼痛,骨痂生长缓慢等。 用法用量:1~3克。 (三)接骨续筋药物 能促进骨折愈合和软组织损伤修复的药物。 本类药物具有活血祛瘀,修补生新作用,一般在肿胀基本消散,骨位稳定后使用。 主要有龙骨、虎骨、续断、杜仲、骨碎补、自然铜、接骨木、牛膝等药物。 1、龙骨 为古代哺乳动物如象类、犀牛类、三趾马等的骨骼的化石。 功效:敛气逐湿,止盗汗,安神,涩精止血。 主治:治夜卧盗汗,吐衄血,崩带。外用可敛疮口。 用法用量:20~30克。 2、续断 功效:补肝肾,强筋骨,续折伤。 主治:用于治疗损伤骨折筋断,具有接骨疗伤的作用。 用法用量:内服9~15克。外用适量。 3、自然铜 自然铜是铜元素在自然界天然生成的各种片状、板状、块状集合体。 功效:散瘀,接骨,止痛。 主治:用于跌打肿痛,筋骨折伤。 用法用量: 3—9g,多入丸散服。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4、骨碎补 功效:补肾强骨,续伤止痛。 主治:用于肾虚腰痛,耳鸣耳聋,牙齿松动,跌扑闪挫,筋骨折伤。 用法用量:3~9g;鲜品6~15g。外用鲜品适量。 (四)清热药 能清解全身和局部的各种热病的药物。 在运动损伤中,这类药物主要用治损伤初期局部红、肿、痛和全身发热,具有清热、凉血、止痛作用。对减少创伤出血,防治创伤感染,促进损伤愈合有重要作用。 主要药物有大黄、黄柏、生地黄、丹皮、金银花、犀角等。 1、大黄 功效:清湿热,泻火,凉血,祛瘀,解毒 。 主治:用于骨折和软组织损伤局部淤血不散,红肿烧痛等。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2g 。外用适量。 2、黄柏 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祛瘀散积。 主治:用于损伤局部红肿烧痛等症,具有消肿退烧,止痛作用。 用法用量:3~12克。 3、生地黄 功效:清热止痛,破瘀生新,凉血止血。 主治:用于损伤局部红肿烧痛等症,还可以用于吐血、鼻血等。 用法用量:内服10~30g 。外用适量。 (五)祛风散寒药物 能祛风、除湿、散寒,解除风寒湿痹的药物。 损伤中主要用治风寒湿痹,关节酸痛、麻木、活动受限等。 主要有羌活、独活、细辛、防风、麻黄、五加皮、茯苓等。 1、羌活 功效:祛风湿,暖筋骨,散寒解表,止痛。 主治:用于风寒湿痹所致的肢节疼痛,肩背疼痛

文档评论(0)

Epiphan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