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北大,走来贫穷的三兄弟
??
??林氏三兄弟:老大林国基在北大国际政治系读博士;老二林国华在北大中文系研究生毕业后考入美国哈佛大学哲学系读博士;老三林国荣,在北大经济系读研究生,后到清华大学攻读博士。
贫穷的三兄弟
三兄弟来自河南省鲁山县熊背乡一个偏僻的小山村——熊背村,他们的父母都是农民。那个落后的小山村里最近才通上电。在那样的环境下,三兄弟的父母是怎样把他们培养成材的呢?三兄弟的父母林修德和黄兆安,动情地讲述了培养三个孩子的艰难历程和三兄弟那贫贱不移的求学路……
1938年,林修德出生在河南省鲁山县熊背乡熊背村。1960年高考时,他成绩突出,但却因历史问题而落榜。他一气之下离开了家乡,一个人来到大西北柴达木盆地的柏树山煤矿当了一名矿工。在那里,他认识了农村姑娘黄兆安。
同是天涯沦落人,林修德和黄兆安一见钟情。1969年,他们结了婚,一年后,大儿子林国基出生了,这无疑给这对患难夫妻增添了无穷的欢乐。谁知好景不长,在儿子刚刚一岁时,“文革”清理阶级队伍风也刮到了大西北的那个小煤矿,这对背井离乡的苦命人被无端怀疑为内地去边疆的特务而被清理回家。1971年,林修德带着妻儿回到了熊背村务农。1974年、1977年,二儿子林国华和三儿子林国荣又相继在熊背村出生。
林修德是一个进取心很强的人,他觉得自己没有读成大学,一辈子都是个遗憾。所以在孩子还小的时候,林修德就下决心让三个孩子读书。黄兆安在湖南的家乡也念过初中,她深知读书的重要。林修德夫妻俩想尽一切办法培养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在三兄弟还都在学龄前时,夫妻俩白天下地劳动,晚上一闲下来,就拿起他们上学时读过的书或报纸等有字的东西坐下来看。在父母的带动下,兄弟几个也都争着看父母手里的书。
后来,孩子们陆陆续续上学后,夫妻俩晚上空闲时仍继续拿起书来看。孩子们看父母都在学习,也就不出去玩,都用心做他们的功课。
夫妻俩节衣缩食,穿得破破烂烂,从牙缝里抠出钱来,为孩子们订一些课外辅导资料,还特意为三个孩子订了一份文学刊物《奔流》,以期用文学的力量影响孩子。这在当时贫穷的小山沟是少有的事,方圆几座大山里的农户中只有林家订了杂志。
后来,兄弟三个读到初中时,林修德还特意为孩子们买了一套俄罗斯的文学作品,像《战争与和平》、《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静静的顿河》和高尔基的作品等,还有一本文艺理论书《俄罗斯古典作家论》。林修德想让孩子们在封闭的山沟里也能从书中了解一下外面的世界,拓宽孩子们的视野。
在这样一种家庭氛围中,三个孩子对学习如饥似渴,他们自觉地将一些做人的名言、警句或数理化公式、英语词汇等抄成小纸片贴满了屋内的墙壁,走过来走过去都要看上一眼,背上几句。三兄弟就这样在这个贫穷但却温暖的家中健康地长大。
只要冻不死、饿不死就要读书
三兄弟的成长时期正值林家经济拮据,生活更是苦不堪言,他们几乎是靠吃红薯和红薯叶长大的。
三兄弟中吃苦最多的让父母最揪心的要数老大林国基了。林国基小学毕业时,学习成绩是全校最好的,但因为他是农村孩子,按当时的规定不能报考县重点中学,县重点中学只允许县直机关和兵工厂的子弟报考。林修德怕耽误孩子的学业,于是四处托人让孩子报考县重点中学。后来,校方勉强同意让林国基参加考试,然而,校方没有料到,穿得破破烂烂、瘦小体弱的林国基竟考了个第一名。
在学校里,林国基吃得最差,穿得最破。他从不到食堂去买菜,只是买个馒头就着母亲给他腌的红薯叶吃,或是吃红薯充饥。有钱的同学歧视林国基,排队买饭时推他,让他后边站着,甚至晚上不让他到宿舍里睡。冬天的晚上他盖一床小破被子冷得睡不着,就坐在被窝里看书,别人硬是不让他开灯。一次,林国基的鞋子烂得露着脚趾头,一同学趁他睡觉时偷偷地把他的鞋扔进了垃圾箱,他光着脚上了两天课,周末又光着脚跑几十里的山路回家。林国基回到家里,双脚已磨得流血,黄兆安难过得流眼泪,小国基却说:“妈,我不怕,只要饿不死、冻不死,我就要读书。”
后来,老二也到了上中学的年龄,林修德夫妇仍坚持让他到县里的中学去读书。为给孩子凑学费,林修德在种地、代课之余还去打零工,将那些零钱一分一毛地存起来。
最艰难的日子要数1986年了。那年4月,林修德突然接到一份他在西北工作过的那个煤矿的通知,说他平反了,让他回去复工。林修德想带一个孩子去西北,留下两个让妻子照看。黄兆安坚决不同意,她担心西北的教学质量不如内地,影响孩子的进步,她对丈夫说:“你放心走吧,我就是拿棍要钱,也绝不会委屈孩子。”
那时,老大老二在县城里读中学,老三在村里读小学。林修德在矿上每月有200元工资,他留下吃饭钱,可以将绝大部分钱寄回家,三个孩子的学费不是太紧张了。但是吃饭穿衣却仍然是个大问题。
为了孩子,黄兆安几乎是什么苦都能吃,什么罪都能受。有一次,老二急需一种辅导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铭记历史吾辈自强主题党课PPT.pptx VIP
- 承台土方开挖施工方案.pdf VIP
- 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Unit 3 sports and fitness Reading for Writing 导学案(含答案).docx VIP
- 施工总体进度计划及保障措施.doc VIP
-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复习》课件.pptx VIP
- 重庆独立储能电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教学.ppt VIP
- 某楼盘项目首期开盘营销工作倒排计划.xlsx VIP
- 2022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期中测试卷含答案(基础题).docx VIP
- 《尿石症的诊断和治疗(2025EAU指南)》解读PPT课件.ppt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