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苯合成法生产苯甲酰氯.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甲苯合成法生产苯甲酰氯 曹亚南 (     摘 要  工艺流程及对生产过程作 , 。 TQ 22512 The Syn thesis of Benzoyl Chlor ide from Toluene Cao   Y anan (Changzhou M etallurgy P lant ,   Changzhou   213011      Abstract :T he p roducti on rou te and techn ique p rocess of syn th sis of ben 2zoyl ch lo ride from to luene are in troduced and dispo sal of the th ree w astes and analysis m ethod are discu ssed .      Keywords :benzoyl ch lo ride , to luene , dibenzoyl perox ide 0 引言   苯甲酰氯作为一种有机化工原料 , 被广 泛应用于有机化工合成领域中 , 如用于生产 聚合引发剂过氧化二苯甲酰以及作为染料 、 医药 、农药 (包括除草剂 的原料 。该品的生 产工艺路线主要有两条 :苯甲酸合成法与甲 苯合成法 。 前者由于原料苯甲酸等原因而较 少被采用 , 后者则因原料甲苯等价格相对低 廉以及合成方法的简便 , 日趋广泛地被生产 厂家特别是小化工所接受 , 故本文阐述的范 围仅限甲苯合成法 。 1 甲苯合成法的生产过程 111 工艺路线          水 成品      ↑     氯气 11 反应原理 3+3C l 2 △ l 3+3HC l l 3+H 2 O 酸性介质 C l +2HC l 9 4 第 27卷 1998年第 1期       广 西 化 工 113 工艺流程阐述   在反应釜中投入甲苯及适量催化剂 , 加 热到 105℃左右 ; 氯气减压后经缓冲罐通入反 应釜中 , 此时甲苯在催化剂的存在下 , 侧链逐 渐氯化生成 Α-三氯甲苯 ; 反应同时生成氯化 氢 , 使其与少量余氯通入吸收塔被水吸收 , 并 制成工业盐酸 。 在水解釜中投入适量水与三 氯化铁 , 再引入上述反应生成物 Α-三氯甲苯 进行水解反应 , 生成苯甲酰氯粗品 ; 同时产生 的氯化氢其处理过程同前 , 将苯甲酰氯粗品 。 工艺流程参 1图 1 工艺流程示意图 11反应釜 A   21反应釜 B   31水解釜  41蒸馏釜  51水喷射泵  61冷凝器  71成品槽 114 对生产过程的改进   从化工热力学角度考虑 , 通氯反应进行 时比较所有生成物的平衡常数 , 以生成 Α-三 氯甲苯为主 , 其它副反应完全可忽略不计 , 其 次 , 只要不断移去氯化氢 , 水解反应也能顺向 进行 , 但从化工动力学角度考虑 , 通氯与水解 反应速度大有差异 , 并且与蒸馏操作时间不 协调 , 引起设备利用率与生产效率的欠佳 , 为 此 , 通过反复实验 , 作出如下改进 。    a  催化剂的选择   通氯反应由光照条件改为用引发剂及催 化剂 , 对生成 Α-三氯甲苯的主反应增加选择 性 ; 水解反应条件由原来的三氯化铁等改为 使用苯甲酸 , 如此改进后 , 通氯反应与水解反 应的速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 所需反应时 间亦大为减少 。    b  对工艺流程的改进   通氯反应原来是在一台反应釜中进行 的 , 体积相对较大 , 气液接触界面相对较小 , 反应时间较长 ; 后改为使用二台 (总体积同 串联 , 氯气只通入反釜 A , A 中的余氯再通入 反应釜 B ; 待 A 中反应进行一定时间后 , 再通 氯到 B 中直至反应结束 。 这样既缩短反应时 间 , 又较充分地吸收了系统中的余氯 。 115 三废处理   从苯甲酰氯的生产过程可知 , 氯化氢与 余氯若处理不当 , 会对环境造成影响 。因此 , 除在生产过程中防止跑冒滴漏外 , 使用多段 吸收塔结合局部循环的方法 , 使氯化氢充分 被水 (稀盐酸 吸收 , 制成工业盐酸出售 ; 少 量尾气则以碱液吸收 (调至中性 , 再加凝聚 剂沉淀 , 经煤渣吸附后排放 , 蒸馏釜中少量残 液排出收集 , 焚烧处理之 。 116 质量分析 11611 产品质量标准   外观 无色或淡黄色透明液体 , 具刺激 性气味   含量  98%   凝固点 ≥ -118℃ 11612 含量分析   用传统的化学分析方法较色谱法具投资 少 , 省去仪器维修等优点仍被生产厂家所采 用 , 特别对小化工更为合适 , 故此处对化学分 析方法介绍如下 : 5广 西 化 工      第 27卷 1998年第

文档评论(0)

953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