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工程力学》08C.材料力学-弯曲.ppt

  1.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通过以上讨论可知,梁的变形与梁的抗弯刚度EI、跨度l、支座情况、载荷形式及其作用位置有关。根据这些因素对弯曲变形的作用,可通过下列措施来提高梁的刚度。 (1) 增大抗弯刚度:主要是采用合理的截面形状,在面积基本不变的情况下,使惯性矩I尽可能增大,可有效地减小梁的变形。为此,工程上的受弯构件多采用空心圆形、工字形、箱形等薄壁截面。材料的弹性模量E值愈大,梁的抗弯刚度也会愈大。但对钢材来说,各类钢的E值非常接近,故选用优质钢对提高梁的抗弯刚度意义并不大。 五、提高梁的刚度的措施 (2) 调整跨度和改善结构:静定梁的挠度与跨度的n次方成正比。在可能的条件下,减小跨度可明显地减小梁的变形。但减小跨度往往和改变梁的结构联系在一起。如图a)所示受均布载荷作用的简支梁,若将两端支座向内移动2l/9变为外伸梁(图 b),则其跨中截面的挠度明显下降。 3、合理布置外力(包括支座),使 M max 尽可能小 P L/2 L/2 P=qL L/5 4L/5 对称 P L/4 3L/4 q L L/5 q L/5 q L/2 L/2 dx x Q Q+dQ M M+dM §7.8 梁内的弯曲应变能 应变能等于外力功。不计剪切应变能并略去 dq M(x) P1 M x f P2 dx dq r [例10] 用能量法求C点的挠度。梁为等截面直梁。 解:外力功等于应变能 在应用对称性,得: 思考:分布荷载时,可否用此法求C点位移? q x f P a a 一、挠曲线近似微分方程 的近似性反映在哪几方面? 二、用积分法求图示组合梁的挠曲线方程时,需应用的支承条件和连续条件是什么? 三、长度为L,重量为P的等截面直梁,放置在水平刚性平面上。若在端点施力P/3上提,未提起部分仍保持与平面密合,试求提起部分的长度。 练 习 题 解:A点处梁的曲率半径为 , 即 ∞ * §7.6 梁的变形和刚度计算 研究范围:等直梁在对称弯曲时位移的计算。 研究目的:①对梁作刚度校核; ②解超静定梁(为变形几何条件提供补充方程)。 1.挠度:横截面形心沿垂直于轴线方向的线位移。用w表示。 与 f 同向为正,反之为负。   2.转角:横截面绕其中性轴转动的角度。用? 表示,顺时针转动为正,反之为负。  3、挠曲线:变形后,轴线变为光滑曲线,该曲线称为挠曲线。 其方程为:w =f (x) 4、转角与挠曲线的关系: 小变形 一、挠曲线近似微分方程 式(2)就是挠曲线近似微分方程。 (1) 小变形 (2) 机电专业,取+号 或 二、用积分法求梁的变形 1.微分方程的积分 2.位移边界条件 P A B C P D 讨论: ①适用于小变形情况下、线弹性材料、细长构件的平面弯曲。 ②可应用于求解承受各种载荷的等截面或变截面梁的位移。 ③积分常数由挠曲线变形的几何相容条件(边界条件、连续条 件)确定。 ④优点:使用范围广,直接求出较精确; 缺点:计算较繁。 ?支点位移条件: ?连续条件: ?光滑条件: [例1] 求下列各等截面直梁的弹性曲线、最大挠度及最大转角。 ?建立坐标系并写出弯矩方程 ?写出微分方程并积分 ?应用位移边界条件求积分常数 解: ?写出弹性曲线方程并画出曲线 ?最大挠度及最大转角 解:?建立坐标系并写出弯矩方程 ?写出微分方程并积分 [例2] 求下列各等截面直梁的弹性曲线、最大挠度及最大转角。 ?应用位移边界条件求积分常数 ?写出弹性曲线方程并画出曲线 ?最大挠度及最大转角 [例3] 试用积分法求图示梁的挠曲线方程和转角方程,并求C截面挠度和A截面转角。设梁的抗弯刚度EI为常数。 解:1.外力分析:求支座约束反力。 研究梁ABC,受力分析如图,列平衡方程: 2.内力分析:分区段列出梁的弯矩方程: 3.变形分析: AB段: 由于 积分后得: BC段:由于 ,积分后得: 边界条件: 当 连续光滑条件: 代入以上积分公式中,解得: 故挠曲线方程和转角方程分别为: 由此可知: 1、载荷叠加 多个载荷同时作用于结构而引起的变形等于每个载荷单独作用于结构而引起的变形的代数和。 2、结构

文档评论(0)

autohh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