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章 了解生物圈
第一节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能力提升
1.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下列成语能反映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2.下列关于极地狐与大耳狐的叙述,错误的是( )
极地狐与大耳狐生活在相同的环境中
大耳狐耳朵较大,能及时散失体内大量的热量
极地狐适应寒冷的生活环境,大耳狐适应炎热的生活环境
极地狐耳朵短小,尾巴也短小,有利于防止热量过分散失
3.下列生物之间属于捕食关系的是( )
狼和羊
生活在豆科植物上的菟丝子和豆科植物
稻田中的水稻和稗草
一起搬运食物的蚂蚁
4.东北某林区,山脚是落叶阔叶林,山腰是红松林,山顶是冷杉林,影响这种植被分布状况 形成的主要环境因素是( )
A.阳光 B.温度 C.水 D.土壤
5.管理不善的玉米地里杂草丛生,会影响玉米的产量,这主要是因为( )
杂草与玉米互利共生
杂草寄生在玉米上影响玉米生长
杂草使玉米的品质受到影响
杂草和玉米争夺阳光、养料和水分
6.现存生物中,许多简单、低等的生物并没有在进化过程中灭绝,是因为这些生物能( )
A.制约环境 B.影响环境
C.改变环境 D.适应环境
7.“仓充鼠雀喜,草尽狐兔愁。”这直接说明了( )
非生物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1
环境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人为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8.下列有关生物与环境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万物生长靠太阳”,说明生物生存离不开环境
“南橘北枳”,反映了环境因素对生物性状的影响
叶退化为刺的仙人掌,可以适应干旱环境
“适者生存”的生物,永远都能适应环境
9.下列不能体现出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是( )
人到高原出现高原反应
竹节虫形似竹节
北极狐的体色接近白色
蜥蜴遇到敌害自动断尾
★10.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中,某兴趣小组的同学把一定数量的鼠妇(用 m 表示),一半置于较暗的环境中,另一半置于较亮的环境中。推测较暗环境中鼠妇数量变 化的曲线是( )
11.在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漫长过程中,环境不断改变、影响着生物,生物也不断进化, 适应并影响环境。请分析下列生物与其所处环境之间的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1)“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体现出的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 。 (2)在沙漠地区植树造林可以防风固沙,这个事例体现出的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 (3)莲“中通外直”,其地下茎(莲藕)和荷叶叶柄中都有贯通的气腔,适于在 环境中生 活。沙棘的地下根长度是地上部分高度的 10 多倍,适于在 环境中生活。上述 事例体现出的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
探究创新
★12.某生物兴趣小组捕捉了 160 只蝗虫,分成两组,每组 80 只,做以下实验:
组别
第一组
第二组
实验材
料
蝗虫 80 只
蝗虫 80 只
生活环
境
放在与蝗虫体色一致的草 坪中
放在与蝗虫体色不一致的草 坪中
实验处
放入 6 只鸡
放入 6 只鸡
2
理
实验结
果
1 分钟吃掉 12 只蝗虫
1 分钟吃掉 76 只蝗虫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昆虫的体色与生活环境的色彩大体一致,在生物学上叫做保护色,是对环境的一种 。
(2)上述实验中第一组和第二组是一组对照实验,其变量是 ,实验结果说明
。
(3)如果由于某种原因,第一组蝗虫所在的草坪被破坏,颜色与蝗虫体色差别很大,则蝗虫 可能 ,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是 。
参考答案
C
A 极地狐耳朵小,可减少散热,适应寒冷环境;大耳狐耳朵大,有利于散热,适应炎热环 境。
A A 项为捕食关系,B 项为寄生关系,C 项为竞争关系,D 项为合作关系。
B 在自然界中,植被的分布随海拔的变化而变化,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随着海 拔的升高,气温逐渐下降,因此,主要影响因素是温度。
D
D 现存生物中,许多简单、低等的生物并没有在进化过程中灭绝,是因为这些生物能 够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
B 8.D
A 竹节虫形似竹节是一种拟态,有防御敌害的作用;北极狐的体色接近白色是一种保 护色;蜥蜴遇到敌害自动断尾,是防御行为。这些都属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D 鼠妇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当光为变量时,鼠妇会向较暗的环境中运动,
1
因此曲线起点为2m,并逐渐上升,最终接近 m。
答案:(1)环境影响生物 (2)生物影响环境 (3)水 干旱 生物适应环境
解析:蝗虫的体色与环境的色彩一致,不易被敌害发现,有利于蝗虫的生存,是对环境的 一种适应。当环境发生改变,生物缺少适应环境的能力时,则会被环境淘汰。生物对环境 的适应具有相对性。
答案:(1)适应
环境 保护色有利于蝗虫的生存
被吃光 环境的改变
3
文档评论(0)